我们还要大力引进日货与学习--大陆留学生看保钓(中)

钱塘超人

4,中日两种完全不同的开放模式

那么,我们的社会氛围是怎么搞坏的?

如果说二战结束后的日本中国领先50年的话,那么1978年的中国怎么也不该比1945年的日本差,日本能造大和零战,我们也能发射卫星造坦克飞机,开放高速增长30年后,我们达到80年代的日本水准了吗?显然没有,这里,应该从不同的开放模式说起。

日本战后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都采取了开放,但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开放模式。

日本经济的实质是计划经济,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专制独裁的体制。这个核心就是产经联。产经联里的大企业是日本的基干企业,是日本技术精华,是日本经济的基础骨骼。他包括一大帮工业企业,银行,和学术界,新闻媒体黑道等人物。这是日本经济的核。日本的经济核心是索尼丰田吗?不是,是三井,三菱住友等大财阀。当年的战争他们造发动机造潜艇造飞机,现在造机床造零件造物品。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着国家的最尖端科技研发,需要的大量资金如果没有直接印钱来消费。用这种亏钱砸钱的方式,打造国家经济的骨骼。

产经联产权不明,计划经济,因为它不面对普通消费者,只对整个民族,规划整个民族经济的大厦和发展方向,给其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决定这个民族是一流工业国家,或只是打工的脚色。日本的对外开放,是引进外国技术,本土消化后杀向外国,不会把市场给别人的。

产经联是经常亏钱的,因为科技研发没有市场化之前基本都是纯投入,十年磨一剑,可是产经联却能够得到日本国家银行的不断扶植,亏钱直接印钱补贴也可以。

工业放出基本零件后,人会想出很多方法去排列组合这些零件,设计出千其百怪的东西来,改善生活和生产。做顺了,就可以商品交换,大家的生活会急剧上升。然后,很多中小企业从农村也就诞生了,这些中小企业的竞争,可以迅速提高品质,很快,这些千其百怪的东西就会杀向国际市场,这种千其百怪的东西特别来钱,比大批量的彩电冰箱来钱多了,因为这种东西批量小,有很多盲点 ,不容易想到。但中国人多,这种专用的怪东西肯定会很多。日本的GDP一大半来自中小企业,一瞬间工业化了。那些中小企业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点子就可以了,只要重工业够牛,提供这些基础元件。日本的经济起飞也就是这么回事。

以上模式,也就是今天中国羡慕不已的约伯斯和SPACEX的模式。想在中国出现约伯斯,先有INTEL TI IBM这样的公司才行,缘木求鱼最终结果就是垃圾化,变成中关村那样的攒机狂。日本在他工业基础底子上,对外输出大量工业品,索尼本田等企业就此诞生。

中国在1978年,已经有自己的飞机轮船大炮生产线,也有了自己的电脑产业,那个时候的三星还在造衣服台积电更是不知道在哪里。如果当时能够像日本那样,以自己的工业体系为根本,然后让民营企业去做,很快就能实现腾飞,很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一种非常不同于日本的方式。这个祸根,又是从香港过来的。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歪路,跟香港这个五毒俱全(黄赌毒,投机,不折手段)的地方有很大的关系。79年老人画了一个圈,把香港的五毒带到了中国。(不知道是谁造谣说的,深圳河两岸一边高楼大厦一边都是农村,现在深圳这边是高楼大厦,香港河那边是农村,美国圣达戈的墨西哥边境,美国这边是荒地,墨西哥那边是高楼大厦,这是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不是搞开放的借口。)香港靠的是内地做转口,以及给洋人塑胶花和衣服发家的,这些东西本身就跟现代工业和发达国家文明不相关。由于内地大量的偷渡潮,廉价劳力结合外国资本,香港资本家硬是发了大财。这下让内地的人眼红了。于是深圳把香港的整个模式带过来了,深圳变成了另外一个香港,据说除开挂的不是青天白日之外其他都和国民党一回事,继续做塑胶花玩具做衣服。于是深圳「奇迹」了。92年南巡讲话,深圳的模式变成了整个中国。这种代工模式,投资小,见效快,很灵活,中国的廉价劳力一拍即合。很快在东莞形成了规模浙江苏州也是一样。地方官员的GDP论调,外资又是特别能充GDP的,所以地方政府也使出各种招数搞来这种企业。重工业基干产业由于投资大,见效慢,甚至根本就是负的,不符合发展规律,逐步被淘汰,大量的企业员工下岗了,中国的工业体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还要起来需要时日,直到进入21世纪,我们才扭转了这个趋势。想想那些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不值钱,不如下海经商去,这样的氛围下,如何让人安心工作

即使今天,踏踏实实在工作的人,也不如炒房子的,不如做房地产掮客的,一辈子工作的钱不如炒房。试问这样的社会氛围,如何让人踏实做技术?整个中国弥漫的氛围就是投机炒作一夜暴富。中国的工业化其实在1978年不比日本的1945年差,东北,四川重庆,河南全国各地都有巨大的工业基础。这就是中国的产经联,由于发展模式和思维的办法,最终没有成为日本一飞冲天,反而落入拉美化的陷阱。东北四川重庆的企业,在90年代的下岗潮中,基本是大部分毁灭,工业体系重建需要时日。

中国的国企实力其实丝毫不在日本的产经联之下,可是我们的国企实行的是一种奇怪的政策,利润上与民争利,什么赚钱就要垄断。而真正需要大投入的科技创新,国企牵头去做,就总是那么的官僚和死板,缺乏一个激情的发展模式。最后国企马放南山,创新只能让实力弱小的私企去做。始终觉得,香港那种瘪三文化包二奶黄赌毒等垃圾思潮引入中国,投机风潮炒作,是那时中国社会风潮彻底崩盘的一个体现。港剧里看到的商战往往是尔虞我诈,无毒不做,日剧里看到的商战确实奋力拼搏,不论如何都要成功的一种信念。看日剧非常励志,总是不断的激励自己,四小龙里比较像日本的是韩国,注重产业发展,不搞金融不搞投机,其他三个都不值得我们学习。

很遗憾的说,我们的对外开放,尤其是80年代,不是对西方发达文明开放,而是对香港这种地方开放,吸收进来的很多东西都不是资本主义的精华。在走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我们的很多认识出现了偏差。

打造基干产业,就像读博士,读博士钱很少甚至是倒贴钱,而如果你在中餐馆盘子的钱可能都比博士多。博士就是一个大LOSER,可是你如果确实有小城,博士毕业获得了技术资本,那么你很快就会赚很多很多钱,赚钱了你天天玩都可以。如果你刷盘子而荒废了学业,这就是人生的最大失误了。那你以后就会刷一辈子的盘子,累死你。中国在1978年前的方向很正确,虽然有各种的困扰和问题,但是读博士这个根本的方向是不动的。但是就是因为自己的目光短浅,放弃了自己读博士而去刷盘子,去给欧美香港做下手工,自己放弃了自己的基干产业。就想当于博士退学去打工,半途而废,让人唏嘘不已,如果当时确实能够坚持下来,今天的中国断不至于如此困难。

5,日本是一面镜子

说到底,我觉得还是我们国家的工业文化没有形成,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业化才是国家的根本。工业化的基本思维:团体协作,科技优先,科学管理,以客观的生产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不是简单的钱。很多领导人乃至普通人的思维里,还是一种小农意识。比如搞联产承包,这就是最典型小农意识,没有意识到现代化大农业需要的分工协作,科技研发,水利设施,只知道凭借积极性去争取高产,本质上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个思维。100年前英勇的义和团打不过洋人的大炮,今天呢?没有形成工业文化的原因呢,我觉得跟社会统治阶层的关系,日本是武士阶层,中国是文人阶层。武士阶层经常打打杀杀,对于武器性能和人的力量的评估很到位,一向重视科学技术和装备,而且由于时时处于激烈的竞争和打斗当中,本身人的斗志就不可比。武士的竞争是有公平规则可循的,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剑术和装备就可以,不需要更多的复杂人际关系。中国的文人阶层不同,长期脱离一线,斗争方式基本都是来阴的。思维方式脱离实际,夸夸其谈,连造个最简单的剑把都不行。秦始皇也好,毛泽东也好,最讨厌的就是文人。九儒十丐,臭老九,文人脱离实际,文人清流乱放空炮,祸害国家以此为最。日本也不是没有文人,但是只是武士道精神的一种补充,日本人崇拜的是版本龙马,织田信长这样的人,而不是福泽谕吉夏目漱石。我们爱的是士大夫精神,他们爱的是武士刀。说了这么多,就一条,日本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的不足,学习日本走向发达国家的道路才是我们的根本,而不是去学香港,学台湾。我们相对日本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内有14亿的市场,任何标准,都可以靠国内的市场来满足他的市场容量。日本产业有著名的一亿瓶颈,就是产品超过一亿之后就很难再做大了,企业各种问题就会显现。因为日本国内就一亿来人,打国外市场有很多的麻烦事情要做。我们的TD,我们的AVS,说了是我们的标准,外国巨头就得认可。打败日本就是要在产业上打败日本,整天抵制日货,焚烧同胞的日货,会被日本人笑话的。

●作者钱塘超人,大陆留学生。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