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了你18年,替你拆个录取通知书怎么了?”

最近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不管结果如何,十二年寒窗暂告一段落,大部分孩子将开启新的人生历程,而录取通知书,正是他们对新生活期待的一个开始。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不少家长内心的波动一点儿也不亚于孩子。

我想起去年这时候发生在家长群里的一件事:

有个爸爸群里公开诉苦,说孩子和同学出去旅游了,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心里很激动十分想拆开看,打电话一问孩子却不同意,一定坚持要等自己回来再拆。爸爸瞬间感觉委屈,心想自己供孩子这么多年,拆个录取通知书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况也不是什么秘密,本该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的喜悦。

他的故事让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人表达了羡慕和祝福,有人表示能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有人认为拆录取通知书很有仪式感,应该全家人一起分享,也有人认为这毕竟是孩子隐私,应该由孩子亲手拆封。

其实,孩子被哪所学校录取,早在通知书寄出前,就已经可以通过网上查分知道了。既然录取哪所大学是全家人都提前知道的结果,也就谈不上是个人隐私。

仪式感是很重要,不过单单是因为父母拆了录取通知书,破坏自己拆的仪式感就大哭大闹,郁郁寡欢,也不是一个健全家庭出身孩子的正常表现。

这其中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种种表现早已侵犯了孩子的边界,录取通知书只是一个在合适时候爆发的导火索,并不是火药桶本身。

“亲自拆”这个行为更重要的意义是孩子宣誓自立的一种表现,象征着宣告自己长大,马上要以求学的方式踏上人生的新一段旅途,暂时脱离原生家庭。

看起来小事一桩,却隐射了大多数中国家庭的通病——父母与孩子深度绑定,无法彻底分离,因此才会说出“养了你这么多年,拆个通知书怎么了,学费都是我交的”、“反正早就知道了,拆就拆了呗,你自己拆还能变清华了?”类似这种话。

录取通知书到底应该怎么拆?为什么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了网络上热议的话题?这其中确有一些关于家庭与孩子成长的秘密值得探究。

在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边界划分不清的表现:

成绩不好父母面子过不去,

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过度宠溺,甚至不允许父母管教,

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号来控制他们的生活

……

在家庭心理治疗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叫做三角关系。指的是如果夫妻之间出现冲突,双方或其中一方就有可能会产生明显的焦虑。为了减轻焦虑,另一个家庭成员就会进入夫妻关系中,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三角关系。

比如来咨询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争吵不休,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关系不洽而借口生病不去学校。

争吵的父母双方通常会觉得他们的夫妻关系没有问题,自己都是因为孩子的问题操碎了心,甚至还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们吵架都是因为你学习不好!”

而事实上他们的夫妻关系早已貌合神离,孩子的学习问题只是双方宣泄情绪的一个借口罢了。

不去上学的孩子也是一样的,TA自己敏感的察觉到这个家庭需要自己,似乎自己不在家,父母之间就会爆发矛盾,如果自己一直有病不去上学的话,父母的焦点就会转移到自己身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叛逆对整个家庭系统而言有着维护稳定的积极作用。

这些现象都是三角关系的体现,家庭成员互相边界不清,试图以伤害自己、伤害家人的方式来增加家庭中的影响力,或是过度负责,将家庭成员的一切都担在自己肩上,即使孩子到了需要脱离家庭的年龄也藕断丝连,不肯放手。

不管父母还是孩子最需要理解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事情的发展与自己的人品、能力、好坏没有直接联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分离过程。

中国家庭的分离困境与传统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时间的农耕文化对中国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耕文化对土地的依赖性导致一个家族紧密抱团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曾在祖籍苏州购置了千亩良田,建立了一个宗族的“基金会”——范义庄

范氏义庄规定了千亩良田不能作为财产分割,平时雇佣佃农完成劳动生产。所得钱财接济族人,从丧葬、婚姻嫁娶到参加科举路费都有明确规定。

凭借着义庄对范氏家族贫困族人的兜底以及对青年才俊的投资,范氏家族人才辈出,科举中的的青年才俊又捐出自己财产报恩反哺义庄,使得范义庄的规模越来越大,范氏家族成为当地一大豪族,直到民国时期仍然存在。

与土地深度绑定的宗族地区都有类似的传统,我们去古镇游玩常常见到的科第牌坊,都是家族集体主义的象征。

这种理念延续到现代社会,就好比一般意义上的“凤凰男”——自己的行为代表着全家族一堆人的面子,全村都靠他扶持接济。这种特定现象,长久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往往难以理解。

与家族绑定的宗族文化在农耕时代有其优点,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种族的延续性,保证家族姓氏传承,但放在现代城市社会中极容易抹消个性: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隐私;自己既然花钱养了孩子,打骂也是应该的现象。

本质上来说,这些都属于个人与家族深度绑定,家庭成员边界不清,个体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青春期是充满希望蓬勃生命力的时期,但同时也充斥了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青春期早期,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的身体正迅速成长着,许多生活细节也同样透露出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旗帜鲜明地要自由、要独立、要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

这一时期,家长如果不给他们空间,可能会导致一场激烈的争吵;而放手则又让人担心孩子会不会受到伤害,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而这一切争执与矛盾,和青少年个体的“分离与独立”愿望不无关系。心理学家乔瑟尔森就将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分化,也就是青少年意识到自己和父母不同,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秘密和空间。

第二,是实践,青少年将生活重心转向自己的同伴,以此达成与父母的分离。

第三,叫和解,即青少年体验到矛盾的情感,他们一方面想要追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害怕与父母分开。

最后,即为情感客体的恒常,青少年逐渐建立了内在稳固的个体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能够独立经营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比如孩子能够自己选择升学志愿、做好离家读书、工作的准备、拥有比较稳定的同伴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试图跳出以往生活经验的“圈子”,重新看待自己、父母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他们借此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和僵化价值观的束缚。

唯有这样,青少年才能重新建构一个独立的自我、健康的人格,才能建构家庭以外的新的亲密关系,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妨把握好边界,能时退时进,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而在其他时候,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做自在的父母,这样孩子也越是能放心大胆地离开我们,去探索自己的未来。

就如同录取通知书这件事,它的启封不仅仅是对孩子高考成绩以及过去12年学习生涯的总结,更是孩子离开原生家庭,开启新的人生阶段的起点。

正如纪伯伦在诗中写的那样: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资深心理教育工作从业者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家长会了么,本站旗下反焦虑反套路鸡汤亲子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