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存退休金》「以房养老」 好不好 完整解析一次看

金管会自2015年起鼓励银行推出「以房养老」,让年长者可以用房子换取退休生活所需的退休养老金。(示意图/达志影像)

有土斯有财的观念,让很多上班族努力打拚买房,甚至将大部分薪水都拿去缴房贷,所幸这些辛苦付出的代价,如今也可「变现」作为养老金,此即为政府自2015年起推行的「以房养老」政策;强调每月可取得生活安养金,打造老后现金流,补足劳保、劳退金不够的部分,但专家也提醒,想靠「以房养老」每月领取现金之前,一定要知道,地段好的房子才有足够的价值,另外,利息压力也不能忽视。

以房养老是一种不动产逆向抵押贷款,跟一般房贷刚好相反,是由民众将「抵押」给银行,由银行按月支付现金给民众,每月可领取的金额与房产价值和预期寿命相关,简言之是一种向「银行借钱」的概念。等到给付额已达上限,或是申请人身故后,房屋所有权即归银行所有,法定继承人如果想拿回房产,可以支付银行已借款项及利息,即可赎回房产。

由于台湾进入高龄化社会,金管会自2015年起鼓励银行推出「以房养老」业务,让年长者可以用房子换取退休生活所需的退休养老金;依规定,民众申办以房养老方案时,银行会先鉴价,估算可以放贷的额度,假设向银行申请到的成数为6成,以被鉴价为1000万的房子为例,只能「变现借」600万。

根据《工商时报》报导,金管会统计,截至6月底止,目前共14家银行有承作以房养老业务,共承作5212件,总核贷金额299亿元,前5大承作银行依序为合库、土银、华银、 一银、台企银,每件以房养老平均金额约573万元,如果以最常见的平均借款成数6成来计算,担保品的平均市值约为1000万元左右,目前申办年龄已下降至60岁。

有银行在承作以房养老业务时遇到一位年近70岁的富奶奶,与先生花了大半辈子努力工作,因为手边现金不多,又不想麻烦子女,更不想搬离生活机能良好的大安区,因而向银行抵押近5000万元的大安区房产,富奶奶可以在未来28年里,每个月领10万元,过着有尊严的退休生活,这个案例,当时即吸引不少目光,也提高对以房养老的关注度。

不过,并不是每位高龄者都拥有台北市大安区房产,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资深经理徐佳馨表示,对一般民众来说,想申办以房养老之前,有2件不可不知的事:

第一,好地段的房子才会有好的退休金,若是房子先天不良,不容易期待靠以房养老获得一个老后富裕的生活品质。

第二,往后逐年升高的利息也可能产生相当压力。姑且不说未来钱还是不是那么好用,毕竟以房养老相较于一般房贷利息高,若是没有其他生财管道,光靠以房养老,随着利息压力,在往后的日子也将会越来越提心吊胆。

或许有人会说,老人家为何不思考「大屋换小屋」、「一宅换两宅」或是「卖屋住进养生村」等其他选项,徐佳馨指出,会选择以房养老的老人家,大多较为保守,以房养老除了让老人家不用搬离熟悉的居住环境外,每月领现的安全性也比身怀巨款却胡乱投资来得好。

银行主管也表示,目前以房养老碰到最大的问题,一是在双北市以外的地区因为房产估值低,效果有限,另外还有一是是遗产继承问题,尤其时下有部分「啃老族」,不希望父母把房子拿去申办,因为万一父母过世要继承时,必须先偿还银行拨付的养老金,才能拿回不动产,否则必须卖屋后,拿回剩余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