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冲大医院明涨价! 「2张表」教你看懂要缴多少钱

健保署召开推动分级医疗,落实双向转诊记者会。(图/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为促使医疗资源有效运用,中央健康保险署积极推动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今(14)日邀请卫福部全民保会委员医学中心院长代表,共同召开记者会向国人宣示,启动分级医疗,转诊制度再出发,呼吁民众有病先找厝边好医师看诊,必要时可透过院所之间的电子转诊平台转介至大医院就医,让病患可获得最适切的照顾。

根据健保署统计,目前全台每日门诊高达100万件,但从各层级特约院所门诊量占率,2006年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和基层诊所分别是8.4%、10.2%、11.2%及70.2%;如果趋势维持不变,到了2020年各层级的占率,将分别来到11.5%、15.2%、8.4%及64.8%,换言之,届时每天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门诊量涌向医学中心与区域医院,而基层院所提供的诊疗服务则大幅萎缩。

▲分级医疗推动策略。(图/健保署提供)

为此,健保署拟订「推动分级医疗六大策略」,在卫福部陈时中部长全力支持下,将于今年4月15日起调整健保门诊、急诊部分负担,并同步实施全民健康保险转诊办法,借此导引民众改变就医习惯

今日记者会立法委员林静仪、前卫生署杨志良林口长庚医院院长郑明辉、坜新医院院长张焕祯中华民国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基层执行委员会召集委员黄启嘉、中华民国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古博仁、卫生福利部全民健保委员会委员蔡登顺应邀出席,力挺分级医疗为必要的改革方向,方能疏解医学中心一床难求的现象,并促进院所间之分工合作,呼吁民众共同配合。

▲健保署长李伯璋。(图/记者严云岑摄)

中华民国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召集委员黄启嘉表示,推动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有很多优点,「今天是为民众健康把关,明天就为民众荷包把关」,因为医院很多设备都是为急重症添购,应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健保委员蔡登顺则提到,分级医疗对民众有深远影响,除了可让医疗资源获得充分利用,也可推动家庭医师制度,让自己与家人在健康上获得整体性的照顾。

4月15日起将实施门诊与急诊部分负担新制,经转诊至医学中心或区域医院门诊的部分负担费用调降40元;未经转诊至医学中心看病,门诊部分负担费用调高60元。急诊检伤分级在3、4、5级者,部分负担调涨100元。

小病冲大医院明涨价!「2张表」教你看懂要缴多少钱。(图/健保署提供)

健保署强调,健保门诊部分负担自2005年调整后,迄今10余年未再调整,本次微调部分负担,目的不在增加健保财务收入,这是历来健保部分负担调整方案首次有调降收费的新措施,而且同时修改「全民健保转诊实施办法」,大幅放宽转诊病人在一个月内的四次回诊,可视同转诊,可享有减轻部分负担的优惠,希望借此经济诱因建立有效的分级转诊制度。

健保署李伯璋署长强调,健保已实施22年了,却没有同步做好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如果没有开始,就没有改变的机会」,希望国人能支持这项台湾时代的医疗改革工程,重新扭转已严重失衡的医疗生态,更可以让健保永续经营,全体民众都能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