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8月失业潮
今年8月家庭面调查,就业人数1,150万人,比去年同月减2万,其中制造业减3.5万、批发零售减2.3万,此外,住宿餐饮、金融保险、不动产、支援服务、艺术娱乐及休闲等行业的就业人数也比去年同月下滑。
■今年7月厂商面调查,受雇人员795万人,较去年同月减4.3万人,其中制造业减2.7万,餐饮住宿减3.6万、批发零售减3千、出版业减2千、航空运输减2千、其他汽车客运减1千。
每年夏天,凤凰花开,随着一、二十万学子投入寻职行列,劳动市场总会出现寻职潮,由于僧多粥少,也会伴随失业潮,半个世纪以来,8月失业率总是一年的高峰。
今年8月和往年不太一样,甫公布的失业人数非仅没登上高峰,还比5月少了一万,失业率也比7月来得低,令外界大感意外。难道是我们景气复苏,三倍券奏效所带来的就业效果吗?非也,非也。
我们看一下20~24岁青年劳参率便可明白,过去十年8月总是比5月高出2.2~3.7个百分点,这是反映毕业生涌入劳动市场的热络景况。今年则不然,升幅比过去十年少了1.0~2.5个百分点,以这个年龄层的民间人口144万估计,这意味着少了两万人出来找工作。
他们为什么不出来?看看这些日子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航空与出版业雇用人数较去年大减,多则上万,少则近千就可以明白了。此时此刻出来,希望渺茫矣,不如待在家里韬光养晦。
「找不到」变「不想找」
大多数人一定会以为这两万人待在家里,和跑出来找工作并没什么差别,反正都没有工作。没错,表面没太大差别,但以劳动统计而言就差很多了,因为在家里待着是「非劳动力」,而跑出来没找到工作是「失业者」,今天这两万人要是真出来,恐怕多数都将沦为失业者,而推升8月的失业率。
这说明什么?说明今年8月之所以失业率跌破4%,没有重现往年失业潮,并非景气大好,而是景气太差,差到让人连想找工作的希望都绝了。依照统计的逻辑,只要他们在家待着,或有更多人在家待着,我们的失业率就会降得更低一些,然而这岂是好事?
这正是劳动统计的盲点,失业率的降低若是源于劳参率下滑,这只是「失业者」转成「非劳动力」,又或者说是「找不到工作者」变成「不想找工作者」,这显然是更消极的转化。
别以为这些日子股市大好、外销订单与工业生产屡创新高,就以为劳动市场也会跟着一片大好,须知,许多总体数字本来就是一行递增的时间数列,既是递增数列,那自然是年年创新高了,创新高只是本然,并非代表景气出现什么了不起的扩张,如此自然难以释出像样的工作机会。
求职转消极 非就业升华
况且如今订单、出口及生产徐徐的动能皆拜电子、资通信等少数科技业所赐,科技业产值虽大,为数却不及一万家,所雇人数也仅全体企业雇用总量一成而已。这意思是说,这些科技产业虽可以推升工业生产、外销订单,却无力解决失业问题,而最会创造就业机会的传统产业、服务业迄今依旧未走出疫情的阴霾。
消失的8月失业潮,究其原因并非就业好转,而是在家里韬光养晦者增加,是失业的转化,而非就业的升华,政府千万别误判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