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之道--师大夜市
我的家曾经是整个师大商圈里,也是浦城街里第一个起造公寓的日式老平房,地址就位于最多权贵居住的官巷内,之后门牌改成师大路,走过四十年再也没有 任何人比我看到更多师大夜市的兴衰。如果你们知道建商与房仲业者是如何的说服一楼的房东把房价高额出租又把明明只能当成住宅的一楼变成店面,就会知道今日的师大商圈是如何死去的。因为我的家就是常常被仲介三不五时的骚扰,整天都丢信件来问要不要卖房子。一个字贪就是害的师大变成今天的地步。我不要师大这么繁荣,师大本来是单纯的军公教住的地方,就是有这么多贪钱的一楼房东和恶霸把住宅当店面租出去,还嫌不够年年涨租,再加上政府的观光政策推波助澜师大才会发展的过了头。
十多年前,本来师大路老家的房子因为我们全家都在国外所以就租人,后来嫌收租麻烦就卖掉了。多年前又跟家人从纽约搬回台湾,搬到前面的罗斯福路上 去。我依稀还记得,小的时候,当四周都是平房时,我家第一个起造公寓,左邻右舍多么羡慕我们,是啊,而且邻居是医院的院长,总统府的秘书长,这又如何?因 为大家都觉得这一区住的是好野人所以小偷是特别多,有次我早上起来发现大门是敞开的,厨房的铁窗被锯开,走廊的画作被搬光,吓的我都发抖起来。大安区一点都不平安
每次经过老家时跟朋友提到这是我老家时,总是会有人很羡慕的说,卖太早了,现在可值钱了。对啊,大部份的人都会觉得说为何要卖掉金鸡母,可是对常年住在纽约的我来说,钱一定要赚这么多生活品质才会好吗?我一定要住在大家都羡慕的大安区吗?这有很重要吗?老家遭过好几次窃,一点都不安全,后来搬去罗斯 福路上房价只有老家的1/2但多了管理员门户安全很多,只是我家人回国后,还是选择了在师大商圈买新屋,在师大夜市开业,因为对于这个当初都是水沟田地的 老家不舍,所以还是选择最熟悉的地区做生意。师大,我们既是居民也是店家。基本上我不认为这个角色有冲突。母亲的餐厅也喂饱了很多师大人的胃,家里雇用的 大学工读生,很多都看着他们毕业,找到新工作。而师大其实从来不是我特别想住的地方。我喜欢中山北路二段的优雅与西门町的电影院与小吃,如果我自己可以买房,我还宁愿买在那两个区域。
常常我觉得我母亲是无可救药的蠢,当初有整栋公寓可以给我们收租赚钱,现在却要缴天价的房租给房东开间并不赚钱的餐厅。我母亲却会说:只要我听到客 人夸奖我的菜做的多好吃时,我就开心的不得了。是的,这就是她的价值观。她选择了自己爱做的工作,当个厨娘,她很开心。每年房东涨租时,我都觉得她该收 了,她却说:有好多老客人都常常来看我要吃我做的菜,因为舍不得客人所以她最后宁愿咬着牙没赚钱也坚持开下去。
曾经对母亲充满了不谅解,为何过年过节甚至纳莉来了都要开店?客人有这么重要吗?生意有这么重要吗?后来,我慢慢理解了她当ㄧ个料理美食人的乐趣, 她花十多小时准备红酒炖牛肉,每道菜都是亲力亲为,从早做到晚,因为她这是她生存的目的,赚钱糊口外,她一辈子的乐趣就是煮菜,将道道美食端出来给客人 吃,就为了客人的一句赞赏。
芝麻站今年开不下去了,因为房东ㄧ次大幅度调涨,母亲口中的好房东,从每年固定的小涨,到今年开始,房东说,儿子说我怎么这么笨,租的这么便宜。所 以大幅度的涨价了。去过芝麻站的客人都知道,芝麻站就这么点大,所以才会有这个名字,如何还能赔钱做下去?房租涨、食材涨,却不敢涨客人的。实际上芝麻站 还算生存很久了,龙泉街上还有很多咖啡厅都只开不到三个月就收摊了,都是些文艺青年开的咖啡店。师大夜市从来肥的就是些一楼的房东与地主,还有些根本就是完全违法强占道路的恶霸。根本不像是外界想像的好像挤进来开店就ㄧ定赚的到钱。
师大的人口结构也变化很大,早期老家是单纯的军公教社区,这里并没有遍地是黄金,西区衰退东区兴起时,南区从来没有涨价的份。直到中期,因为来师大学中文的老外多了后,很多咖啡厅也开始卖些美式餐点,师大渐渐的转型成异国美食地区。但这就是噩梦的开始,大众媒体、部落客大写特写争相报导,加上政府曾 经把夜市当成发展观光的重点后,师大夜市红了。红了的师大夜市,开始有更多掮客与房仲煽动一楼住宅租出去。走入地狱的师大夜市,过去的文艺气息没了,暴发 户来了,投资客来了,黑道来了,更糟的是少数房东被房仲掮客说服,年年调高20% 30% 40%甚至100% 的租金把旧的店家赶出去,以赚取更多的钱。第三个时期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很多平价服装店大量进驻,店面都变成被划分成一间间的,取代了老店。逛街买衣 服的人潮从各处涌进,酒吧餐厅也更多了。师大从纯朴的军公教学区变成异国美食夜市最后变成五分铺。
现在的师大居民当初是因为这里是纯住宅区才买进来的吗?应该不是,因为周围的商家带动了房价,会买到这里,是因为觉得有增值的空间。不然在国外,想 要有安静就住到郊区好了,为何还要买到市区?这是根本的矛盾。刀有两面刃,住到郊区,房价绝对不会有市区好,商区又比纯住宅更好保值。但是师大却发展成像 瘟疫般,带来了躁音、垃圾、人潮,可是当初如果师大还是片不毛之地,又不会有今天的房价。而一楼的房价与楼上的房价天差地远这也是个十分怪异的现象。要是 师大的房价能控制下来,控制投资客,房价跌了,生活品质才会变好,因为当这些贪婪房东赚不到房租又不能合法租人,被套牢后,店面转回住宅,就再也不会有商 家进驻,也不会再有昔日人潮,这才是解决之道。只是师大居民就要牺牲掉自己的房价了,又有多少人愿意?
师大所形成的就是一个商圈的结构。邻近大学校园,捷运、巴士四通发达,又因为学生多所以会有很多餐厅咖啡厅书店开在那里。而很多人也许是为了学区搬 去的,可是这样子的住商结构在纽约很常见。东村邻近NYU附近也是很多酒吧餐厅书店、哥伦比亚附近也很多酒吧餐厅书店,商圈的雏形就是这么形成的。著名的 设计私校,FIT, SVA都是在艺术家聚集的Chelsea地区,而那里更多酒吧餐厅咖啡厅。
对于曾经是大安区居民的我,也真的很受不了有些新大安高等住户。师大夜市也刺耳,师大商圈也刺耳。大安区居民算三小?为何不能这么叫它?学区形成商圈很正常,因为生活机能方便,所以大学区旁都会形成商圈。
对于也曾是师大居民的我,在某个社群听到个啼笑皆非的话:大安区,不用靠夜市加持房价,夜市这个字眼有这么刺耳吗?我从前都是住大安区,又如何?这 让我比较高贵吗?我不知道这些新大安高等住户有没有出过国,我是住纽约的,NYU附近有个东村,听过吗?NYU大学算是比台师大好一点吧?可是东村附近都 是酒吧餐厅书店。哥伦比亚大学应该比台湾大学好一点吧?可是哥伦比亚旁边也都是酒吧餐厅书店,只是不会有居民会觉得说这是上西城耶,我们是上西城人所以请商家都滚出去。不要这么夜郎自大好吗?大安区SO WHAT?
我现在住的上西城邻近中央公园,算是比大安森林公园好一点吧?Columbus Ave和Amsterdam Ave上都是酒吧与餐厅,79街上假日还有跳蚤市场,也没有看到我这些有钱的邻居跳出来嫌弃他们脏。因为纽约曼哈顿就算再资本主义挂帅,国家政府是保护弱 势的,所以租客可以用十多年前的房租缴租,而且拥有第一优先权续租。商业与住宅法令规画完整,所有的餐厅都是合法经营,一签租约就是十年二十年以上,不会 让房价过度发展,避免房价被炒作。
我就是喜欢住家附近有很多酒吧餐厅书店,如果我要安静就搬去公墓附近住最安静啦!我相信夜市真的很吵,我也会受不了住那里,台湾欠缺普遍的公德心, 公民教育不做好,就算是店家都只营业到六点半,游客制造出的垃圾与躁音同样惊人。师大夜市是错误的观光政策加上投资客与建设公司进场吵作的结果,人潮都是 广告带来的,店家又都是因为广告而被骗进来开店的,以为这里生意很好做。
小小个师大,出了一堆自救会,可是我只想知道,未来的蓝图是甚么?难道说师大居民是只欢迎财团进来吗?所以政大书店走了,星巴克,必胜客、汉堡王都 可以开,但其他些人文小店都不能开。我不反都更,可是都更就是要把特色小店与咖啡店都赶走吗?华山艺文特区第一次都更时,某位朋友进驻开店,之后没有生意 做店倒,人上吊。红楼历经都更,第ㄧ次进驻的都是些像是10元商店,跟古色古香的建筑完全不搭,死了一些店面,又空荡很久后,之后又有阵子走街头涂鸭艺术,到现在变成创意市集总算有结合了人文艺术才把特色建立起来,但中间好像被胡乱带大的孩子,经历无数的痛都是因为欠缺宏观与远见和长期的规画。建成圆环,像是把个飞碟卡在马路上。都更可否考虑到环境共生?一个城市如何打造,就会吸引过来甚么样子的人,城市的构成除了建筑物以外,还有最重要的是人,和人的素质与文化。
当有天你肚子饿了却发现附近只有速食店可以填饱肚子时,你会怀念巷口楼下的阳春面摊。师大对我来说就是每个庶民煮出来的美食所串连的记忆,而这些都没了。
服装店会大量进驻,是因为聪明的投资客会把一间只有十五坪大的空间,隔成五间,然后每间都收个三万到六万元不等的房租,这样子的价格对些很想创业的 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所以都会缴了押金与租金进来做生意,然而,生意有这么好做吗?进场的很多,出场的更多,只肥了投资客或一楼房东。
最近看了日剧,觉得师大夜市真是走向野兽之道。吃掉它的是只资本主义的怪兽。
因为政府错误的观光政策,法令暧昧不明,让商家与居民两败俱伤,只肥了一楼的房东和仲介业者,他们才是要重罚的对象。
我完全赞成法理情,所以要罚就要公平,请观光局长下台,康青龙与南村落也要当成是诈骗集团来法办。房东与投资客更要请国税局去查查帐,看看他们到底缴了多少房屋税。
再说,这些被停业的商家很有可能大量转去永康街商圈与台大商圈,甚至更糟的可能直接转入地下,变流动摊贩。再试着想想如果失业人口是从政府手上制造出来的,社会成本确要全民负担,让这些本来有业的人失业回去找父母养,找银行借钱,重新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又变成个社会问题,所以到底是谁拖垮台湾的经济?我可以预见接着下来永康丽水、温州商圈都会开始有抗议声浪出现,因为消失的餐厅可能转移阵地去重新开张。我家旁边不能有夜市与商圈就快变成我家旁边不能有红灯户般,问题变成无解。问题真的无解吗?政府真的有心让住户居民,商家双赢共创经济,这时候该拿出的魄力好好整顿,让建管处、观光局、环保局、国税局、商业管理处不要每个单位都是各做各的事情,政策就是要明确要清楚,要各司其职。都更如果没有好好规画,未来当大楼造好了,一楼都还是同样的出售黄金店面,那么人潮还是会来,都更不是变成脱了裤子放屁。
我家的餐厅在师大夜市的风波扩大之前就收了,整整十五个年头,各大媒体报章杂志都竞相报导过,家人依然住在师大商圈夜市或是你爱这么叫它就怎么叫它。但是我看到今日的局面依然忍不住跳出来说些话,师大对我来说只有一个意义,它是我的家,我从小长到大的地方。而这个家被四分五裂,家没了。
GO的编按:
此文出自于部落格「小乔的纽约生活」,感谢作者同意ETtoday新闻云将文章全文转载到论坛。
此文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您的声音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
推荐《ET论坛》其他人气文章:
名医「封刀」有理? 三个月内两度雷射近视没瞎
意大利游轮荒唐致命事故--兼谈「邮轮」与「游轮」
我不是迷妹/永远的志杰 一时的书豪
看首尔人阅读有感
微小说/雨伞下的音乐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