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遗症又加一!染疫后骨质加速流失 年过50必备3招防骨松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提醒,新冠疫情期间,50岁以上族群在疫情期间面临骨质疏松两大威胁,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王家瑜摄)

国内新冠肺炎染疫人数渐增,恐受新冠后遗症之苦,除了脑雾、咳嗽之外,近期有国际研究显示,感染新冠肺炎后会促使发炎细胞增生,进而影响骨骼健康。医师提醒,疫情期间50岁以上民众恐面临行动力危机,如果曾经确诊,建议接受骨密度检查,如发现骨质疏松高风险,应及早采取3招预防,并积极治疗。

新冠疫情期间,50岁以上熟龄族群面临两大威胁。中华民国骨质疏松学会理事长黄兆山表示,首先是本土疫情期间,民众减少出门活动,但只要减少14天的步行活动,肌肉量就会萎缩1%到4%,进而增加骨骼健康风险。其次,国内逾700万人确诊新冠肺炎,研究显示,曾染疫者的促炎细胞会增加骨头代谢,导致骨质流失速度增加,恐有骨松危机。

黄兆山提醒,一般建议50岁以上民众应定期了解自身骨骼健康,如果曾经感染新冠肺炎,更要积极注意!建议定期接受双能量X光骨质密度检查(DEXA),快速且辐射量低,也可使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填入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可估算未来10年内的骨折风险高低,如果髋部骨折风险超过3%、其他部位骨折风险超过20%,就应该积极治疗。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针对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50岁以上民众中,有3成5疫情后行动力问题加剧。黄兆山指出,部分民众因为疫情期间害怕进出医院,因而延误或中断治疗,导致原本努力的结果前功尽弃,骨质再度流失。

黄兆山建议50岁以上民众3种方式预防骨松,第一是每周运动3次、每次20分钟以上,可选择对抗地心引力的运动,如健走、爬山、爬楼梯,或是运用弹力带、水瓶达到阻抗运动的效果;第二是饮食中摄取蛋白质和钙质,减缓肌力和骨质流失;最后是每天出门晒太阳15分钟,帮助身体形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