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框架和限制消失了吗?3部时代电影点出女权的萌芽与希望
▲3部90年代的电影。(图/《大红灯红高高挂》剧照、《喜福会》剧照)
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儿有泪不轻弹」,自古流传至今的生活片语,如同一道隐形的枷锁,衍生许多层出不穷的性别框架,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自我意识。
尤其女性,好几个世纪以来所受的限制和压力,造就了隐忍、谦卑、不敢表达内在思维的压抑性格;这点,透过 3 部 90 年代的电影,便能深刻感受出端倪。以下将以张艺谋执导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作家谭恩美著作改编的《喜福会》,透过角色和环境的论述,探究女权的起步和时代中的演变。
《菊豆》社会若未改变,「逆返」终将自我毁灭
▲菊豆。(图/《菊豆》剧照)
《菊豆》故事设定于 20 年代的中国,描述年轻貌美的菊豆,嫁至染房厂主杨金山后深受无法得子丈夫的夜夜折磨,辗转和丈夫侄子杨天青产生情愫,乱伦生下儿子杨天白,却在环境的不许可和人们不健全的心态中,迈向毁灭、大义灭亲的人伦悲剧。
仔细观察菊豆这个角色,她同时兼具旧有女性的矜持含蓄,和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刚强。面对杨金山的暴戾、杨天青不敢违背叔叔的软弱,菊豆皆以同样的不畏惧来应对;那些社会的既有观点,外人的闲言闲语她并不在意,反而秉持自我的主观意识,但生于那个不平等的年代,她的勇气是被允许的吗?
自始至终的「逆返」性格,没有为菊豆的人生带来一丝曙光,最终依然脱离不了悲剧的收场。间接以强烈的收尾告诉观者:「社会若还未转变,那些反骨的叛逆,终将会走向毁灭。」
《大红灯红高高挂》争夺权势失去自我,要争一口气或者活得像自己?
▲大红灯红高高挂。(图/《大红灯红高高挂》剧照)
在一座迂腐的宅院,四个女人用尽心计获取老爷的宠幸,为了那宛如「井底之蛙」的权势,不惜将自己化为冷血、现实的动物。
《大红灯红高高挂》背景同样是 20 年代的中国,女主角颂莲大学毕业后被迫嫁入陈府,从一开始不屑被老爷「点灯」的态度,到最后同流合污,与其他姨太争相斗宠,甚至暗地里做出许多卑劣的举动,为的就是要让房间外的红灯笼被点燃挂上,渴求自己在这座宅院的地位。
我们可能会想:「不就是个宅邸吗?在这么小的世界,有必要如此勾心斗角吗?」或许,在那个不自由的年代,女性们唯有借由同性的争宠和权力斗争,才能证明自我的价值吧!剧情最终颂莲因犯了大忌而被处永久的「封灯」惩罚,似乎也在呼应着整部电影所暗示的时代女性悲剧。
▲喜福会。(图/《喜福会》剧照)
1949 年,在女权意识日趋萌芽之时,四对亚裔母女在旧金山一座教会聚会、打打麻将,将彼此的「社团」称之为喜福会。母亲们在中国出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和思想皆是封闭、不平等的,她们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在开放的西方国家展翅高飞,却没料到无形的教授方式和习惯,让女儿们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和自己一样的命运。
因此,四位母亲透过诉说过往,告诉女儿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那些不堪回首、深埋于心底的秘密。起初的避而不谈,原先是希望女儿别受中国对女性的限制和歧视所影响,但看着她们逐渐失序的生活,终于勇敢面对,同时也因为这份自白的勇气,让年轻一代的女性,更有勇气表达自我、贯彻并执行理想。
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环境氛围,有的是一个个坚强且具有韧性的女性,不断在深受框架的社会中,勇敢打破传统规范,一步步大众对女权主义的关注,也让我们有宽广的方向和目标,得以尽情地展现自我。
延伸阅读:
从《尸战朝鲜》看女权:即便已注定的命运,仍有权利决定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成就太空计划的无名英雄。《关键少数》:以自我价值突破框架,击碎成规的平权先锋
※本文由女子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https://share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