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人种、身材都不允许差别对待 但「年龄歧视」却无所不在

人生延长赛——老无所终的时代来临了。(示意图/shutterstock)

到了二〇二〇年,地球上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数将会首度超过五岁以下的人口数。祖父母多,孙子、孙女少。

世界老化是由两股趋势所造成。首先,人类比以前长寿了。在二十世纪,多数已开发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三十岁,原因是营养充足、卫生良好、医疗进步。目前瑞士的男性最为长寿,出生起算的平均预期寿命为八十二岁;最长寿的女性则在日本,平均预期寿命约为八十七岁。澳洲、以色列、加拿大、南韩以及多数西欧国家也都紧追在后。男女之间预期寿命的差距也在缩小,因为过去喜欢自我放纵(喝酒、抽烟)的男性已经开始屏除恶习。

第二个原因是世界各地女性当母亲的意愿降低了。一九六四年,一名女性平均会有五点多个小孩,到了二〇一五年却只剩下二点五个。

若要维持目前的人口数,生育率就必须达到「生育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一名女性约要有二点一个孩子),而世界上目前有八十三个国家的生育率低于生育替代率,这些国家的总人口数将近世界人口的一半。澳洲、纽西兰、巴西、智利以及多数欧洲国家目前的生育率都低于这个水准。南非和印度的生育率也快速地朝着替代率靠拢,这两国目前的生育率分别为二点五和二点三。

这种变化会改变国家的样貌。日本人口早已开始萎缩,而到了本世纪中,义大利、波兰、南韩以及俄国的人口也会开始萎缩。这些转变可能会重新界定地缘政治的权力平衡——也就是人口老化、人口萎缩这条路上的国家(主要是中国)以及有许多年轻人、移民撑腰的国家(目前的美国)之间的权力平衡。

未来的年轻人大本营会是非洲。在二〇一七至二〇五〇年之间,估计有二十六个非洲国家人口会翻倍,使非洲大陆又再多出十三亿的人口。

在世界人口数达到巅峰后(预计会在二〇七〇年之后,人口数预测值各有不同,九十亿至一百一十亿不等),人类减少对环境来说应该是好事。但是我们也已经可以预见这会对人类造成的影响。走一趟日本秋田县,那里三分之一的居民都年过六十五,成长中的产业主要是葬仪社。或到中国东部的如东县,十五年之间,学校倒了一半,因为年轻人都搬走了。

人口结构不只改变了家庭的样貌,更是根本地改变了家庭的意义。小孩越生越少,之后的我们该依靠谁呢?

中国政府通过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不常回家看望父母的孩子必须受罚,但是年轻人也出现反弹。「多常才是『常』?」有人在中国版推特——微博——上发表了这则抱怨文。「没人付钱让我们回家看父母是无所谓,但有人要放我们探亲假吗?」另一名网友这样问,他拒绝接受传统的家庭观。

要把目前的人口趋势做成图表,最好的方法就是人口学者使用的人口图。若是把一九五〇年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依照年龄层制成条状图,底层最年轻、顶层最年长,这张图看起来就会像是一个金字塔,年轻人人数比老年人多。

然而从那时起,生育率下滑与寿命增加使得人口结构图开始出现了显著的改变。日本是世界最高龄的国家,生育率也是世界最低:平均一名女性只有一点四个孩子。五十年前,日本人的预期寿命约为七十二岁,现在则是八十四岁。二〇一五年,日本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超过六十五岁,人口金字塔于是变成了人口橡木桶。

现在起到二〇五〇年这段时间中,长寿将会持续改变金字塔的形状。世界人口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年龄层将会是八十岁以上的人口。日本的人口金字塔会向上、向外扩张,形状会变成一个花盆。

过去一位健康局长曾预测「日本民族会灭绝」。而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为什么上百万人会同时忽然改变心意,不打算生孩子了?

【精彩书摘

老无所终的全新世界—人生延长赛

二○一八年,一名荷兰男子向法院主张将自己的法定年龄减二十岁。六十九岁的艾米尔.拉特班德向荷兰阿纳姆(Arnhem)法院表示:自己的实际年龄让他感觉「不舒服」,因为他的实际年龄无法反应他的心理状态——而且还成为找工作或是网恋的阻碍。他想把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从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一日改为一九六九年三月十一日。

拉特班德说医生表示他的身体年龄为四十五岁。「六十九岁会受到很多限制,」他说。「如果我只有四十九岁,就可以接到更多工作。如果在Tinder 上显示为六十九岁,我就作古了。」朋友建议他谎报年龄,但他说「要扯谎就要记住你说过的每一句话」。拉特班德把自己的减龄主张与寻求认同的跨性别人士做比较——言下之意,他认为年龄必须是一种浮动的概念。拉特班德表示他的双亲都已过世,不会因为他希望时间倒转而生气。他甚至还自愿放弃退休金。

正念教练」拉特班德是喜欢受关注的激进分子。法庭拒绝了他的要求,认为改变年龄会对投票权等法定权益造成「负面影响」。但是,这个看似无聊的案子却蕴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正在历史一个崭新阶段的起点,新阶段即将展开。

人生延长赛——老无所终的时代来临了。

若你现在正值五、六十岁,你便很有可能活到九十几岁。如果能好好照顾自己,又有幸运之神的眷顾,接下来的这几十年中,大多时间你都可以健康有活力。人类的实际年龄与生理能力逐渐在脱钩。

足球进入延长赛代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很多人的人生亦是如此。「拒绝退休」、重返职场的人潮开始出现。生物学与脑神经科学的进步可以延长人类年轻的岁月。然而,我们的体制、我们的社会却仍未跟上脚步。拉特班德的外表、体能,以及抱负都颠覆了我们对六十九岁的传统看法。他的做法比较极端,想要生年月日。但何不干脆改变人们对六十九岁的看法呢?

百岁人瑞的迫切需要一九一七年,英王乔治五世(King George V)拍了史上第一封电报给一名百岁人瑞。这是封手写电报,用脚踏车传递。二○一七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寄出了上千份百岁生日贺卡,由七人组成的专案小组负责派送。延长赛的时代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岁人瑞。英国国家统计局(The Office for NationalStatistics)预测,现今在英国出生的婴儿,有三分之一可以活到一百岁。甚至有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可以活到一百五十岁(详见第六章)。

听起来是个美好的故事。然而实际上,恐惧开始蔓延,我们就像是坐在一个「人口定时炸弹」上,等着一批批的年长者把政府吃垮,伤害国民生产总额。如果我们随着年纪增长而失去创造力,六十岁就停止工作,经济便会衰退,年轻的世代就必须面对压垮人的税率。

然而我们可以避免这种情形。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像艾米尔.拉特班德一样不打算退休。工作人口与退休人口比例失衡的恐惧来自于「官方劳动年龄」的定义为十五至六十四岁。但是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七十六岁时成为了世界顶尖的iPad 画家;蒂娜.透娜(Tina Turner)在七十三岁时登上︽时尚︾杂志(Vogue)的封面;三浦雄一郎在八十岁的时候攀上了珠穆朗玛峰。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八十几岁仍继续投资;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九十几岁还在制作当红电视剧。此外还有千千万万个人追随着他们的脚步,把「人生延长赛」视为一个机会,创立公司,能干多劳。这些人是人口炸弹的拆弹专家。

但他们的身体撑得住吗?足球若打进延长赛,体能便显得格外重要。说实话,人类的前景挺好。现今七十岁的人比过去活跃得多,失智案例也减少了。话虽如此,在「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ies)这方面我们仍有待加强。英国预期寿命的增加已趋缓,目前,女性出生起算的预期寿命为八十二岁,男性则为将近八十岁。在美国,出生起算的预期寿命已经连续下滑三年,其中一个原因是鸦片类药物泛滥。而英美两国也努力对抗着肥胖以及贫穷这两个大敌。

以全球的角度来看,人口学者认为预期寿命忽然降低应该只是短暂的现象。二十一改掉自己的出世纪的人类会更加长寿,我们身处的社会也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在老化。而人类老化的速度是否也加快了呢?若仍用过时的观念来看待五十岁、六十五岁、或八十岁,才是如此。

打进入人生延长赛的岛屿

太平洋的冲绳岛上没有退休这个词。地表最长寿的这些女性,即便已年过一百,仍照顾着儿孙。冲绳人很少感觉寂寞,因为他们总有一群好友相伴,这群祸福与共的朋友,冲绳人称为「もあい」(moai),汉字写作「模合」。传统的冲绳家中没有太多家具:在家吃饭时多席地而坐,所以一天当中要从地上爬起来好几回。他们也有很强的「生き甲斐」观念,大概可以粗略翻译成「生命的意义」。我的日本朋友说,价值观、兴趣以及专长三者的交会之处,就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冲绳属于世界的「蓝色活区」(Blue Zones)。蓝色慢活区是学者丹.比特纳

(Dan Buettner)所提出的概念,区内居民较少罹患慢性疾病,并且非常长寿。长寿虽无万灵丹,但是几个蓝色慢活区仍有些共通之处——以蔬菜为主的饮食,鲜少摄取加工食品,坚贞的友谊与人生的目标,相当充足的睡眠还有费劲的体力活。

不可能每个人都住在岛屿上,日出而作、种田干活。但是蓝色慢活区告诉我们,我们以为的「正常」状态可能其实是人类自然状态的劣质版。这是很好的意识。

(本文摘自《百岁时代:当长寿成为常态,我们该如何活得更好?》/三采文化)

【作者简介】

卡米拉‧卡文迪许(Camilla Cavendish)

牛津大学政治、经济系双学士,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英国上议院议员

曾任《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专栏记者,精准剖析全球政治经济,获奖无数,包括「Harold Wincott资深财经记者代表奖」、「2008 Paul Foot Award荣誉记者奖」、「2009英国深入报导荣誉记者奖」。2013年,出版《卡米拉‧卡文迪许评论集》。

2015年,任英国首相策划之Number 10 Policy Unit计划主席,任职期间成功说服英国首相及其团队推动「含糖饮料税」。2016年受英国皇室册封为小威尼斯男爵夫人,并于同年进入英国上议院,以议员身分为民服务。平时致力推动「按比例课征死亡税」,针对巨额遗产进行课税,朝社会均富迈进。

【译者简介】

高霈

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波特兰社区大学音乐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

《百岁时代:当长寿成为常态,我们该如何活得更好?》/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