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窑智人 发现特殊内耳结构
最新考古研究发现,距今10万4000年至12万5000年的山西许家窑智人,具有欧洲2万2000年前灭绝的尼安德塔人身体特征,即与其他古人种截然不同的内耳结构。
尼安德塔人起源于20万年前,但在2万多年前突然灭绝。近期考古认为,尼人并非灭种,完全被现代智人取代,而是人数减少,并与现代人混血,尼人基因在现今的欧洲、亚洲、美洲及大洋洲人身上都可发现。
但尼安德塔人最特殊的身体特征,是与其他古人种截然不同的内耳结构,通称「尼人内耳迷路」,是辨识尼人最重要的关键。
内耳迷路介于鼓室与内耳道之间,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三部分组成。几乎所有尼安德塔人都有较小的前半规管、较大的外半规管,和相对于外半规管位置靠下的后半规管。
大陆、美国和法国考古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距今10万年的一名许家窑智人,具有与尼安德塔人极其相似的内耳结构,说明古人类进化史可能比以往认为得更复杂。
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向新华社表示,这一发现让他们非常意外,首度提出东亚古人类中具有「尼人内耳迷路」的证据。
以往对古人种内耳结构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欧洲古人类,因为国际古人类学界认为尼人并未涉足东亚。
但吴秀杰团队复原蓝田直立人、和县直立人、许家窑智人、柳江现代人的内耳结构,发现「许家窑15号」的内耳结构呈现「尼人内耳迷路」。这也是全球首度在尼人分布区以外,发现此一化石证据。
吴秀杰指出,这项发现还不足以表明东西方古人种曾经有过基因交流,「尽管许家窑人表现出尼人的内耳迷路模式,但是其颞骨在外观上并未表现出尼人特有的衍生性状」。10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