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彬/司法改革该如何对症下药?
▲司法改革应回到专业领域,避免政治力的介入,不走民粹路线。(图/视觉中国CFP)
司法改革应回到专业领域,避免政治力的介入,不走民粹路线,而要脚踏实地、做实事。先检讨现行合理之法制如何落实,强化执法者及其辅助人员之素质、员额、待遇、奖惩,并针对诉讼程序烦冗、卷证繁杂、监狱人满为患,以及检讨《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条文之再修订。
1.确切落实现行「合议制」、「审级制」之司法机制功能,不宜采行「金字塔型」诉讼结构。
2.刑事诉讼之法制所规划设计「检察官的公益角色」,应切实发挥其效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参照)。检察官并非当然站在被告的对立面,故得撤回起诉,为被告之利益上诉或声请再审、非常上诉。
3.执法者(法官、检察官)的「专业学养」及「人文素养」,应加强其培训及在职教育。
4.执法者工作上的司法正义绩效,应该有奖、有惩。院、检之首长也应负起督导的责任。
5.司法实务团队中,「书记官」的素质训练应加强,员额应增加,待遇要提高,法警亦然。
6.律师的素质也应该从制度上予以提升,培训机关宜由法务部担任。
7.《刑事诉讼法》上的「检、辩交互诘问证人」、「告诉人、共同被告转为证人角色」之机制设计,应予废除,回归法官职权进行主义、证人单纯角色,以避免诉讼程序繁冗。
8.《刑法》原有的「连续犯」、「牵连犯」法条应予回复,「追诉权时效」也应回复原来的条文,没必要将时效期间加长。同时检讨「法定刑度」、「合并最高刑度」、「假释」机制,改善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
9.「死刑」之刑事法制,乃是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而设,目前应持「宜慎不宜废」之原则。
10.「陪审制」、「参审制」,本是英美法系「不成文法」制度下的产物,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许文彬,律师,中华人权协会名誉理事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