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职前训练 业师实务领航 东吴大学打造职场双赢
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表示,唯有学校、企业携手合作,才能替学生打造进入职场的「双赢」契机。(东吴大学提供)
台湾学用落差问题大,根据1111人力银行「学用落差调查」显示,79%学生担心所学不足,因为理论实务差距大、一技之长不够用;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表示,学用落差无可避免,唯有学校、企业携手合作,从课程安排、实务实习着手加强,才能替学生打造进入职场的「双赢」契机。
1111人力银行媒体中心总经理何启圣观察,由于产业变化速度快,综合性大学体认到「实习必要性」,业界与学校合作关系日益紧密,1111人力银行近来积极打造「产学合作媒合平台」,学校可以提出实习职务的需求,由人力银行来媒合,唯有在校实习体验、强化毕业后的「即战力」,才能缩短学用落差的距离。
东吴大学强化产学合作,从四大方向着手,包括企业参访、学生实习方案、企业说明会与校园征才、学术与产业合作交流等。潘维大也观察到,企业招募人才的成本非常高,有企业主告诉他,曾一年招募100名社会新鲜人,3年后这批新人仅剩下3人,先前的教育训练几乎付之一炬十分可惜。
因此,他认为,「企业主动深入校园出击」,提早相互认识、磨合,才是降低招募人才成本最有效的办法,包括提供实习机会、企业主管到学校担任业师,企业了解学生世代想法、个人人品的了解,而学生在上课、实习过程中也能摸索个性、接触职场文化,过程是「你来我往」,远比从上百封履历表挑选、面试只有20分钟来得有把握且更精准。
为厘清大众对学用落差观念的误解,潘维大补充表示,学校教的是该科系的通则、专业,不是替企业量身订做,更简单来说,学校的教育工作是接近职场,而非百分之百为企业量身所用,企业有了接受「落差」事实后,才会设计出更有效率的「在职训练」课程,让新人及早成为公司的可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