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肝冒鹅肝 老板娘二审判刑1年半

高雄卢姓男子偕同妻子至高级铁板烧餐厅品尝鹅肝料理,事后发现「鹅肝」竟是鸭肝,一状告法院一审诈欺罪判李姓老板娘徒刑1年6月,李女上诉辩称她使用的鸭肝与鹅肝同等级,没有诈欺。但高雄分院不采信,仍判李女徒刑1年6月,全案可上诉。

判决指出,2016年9月,卢姓夫妇到高级铁板烧餐厅用餐,2人花了7216元点了「法国鹅肝海陆套餐」及「深海龙虾套餐」。事后卢在PTT八卦版看见该餐厅前员工爆料,指餐厅以「鸭肝」混充「鹅肝」,卢愤而提告。一审依诈欺罪判餐厅李姓老板娘徒刑1年6月,李女提上诉。

高雄高分院审理时,李女辩称,因鹅肝产地发生禽流感,才使用与鹅肝同等级的鸭肝替代。鹅肝套餐里面的鹅肝,仅为前菜,占整份套餐比例不高,换算实值仅600元。菜单上写法文「foie gras」,翻译成中文为「肥肝」,依法式料理之习惯通常泛指肥鸭肝或肥鹅肝,有要求员工在客人点餐时告知。但卢男反驳,当天点餐服务生并没有告知他鹅肝用鸭肝取代。

法官传唤上网爆料的吴姓前员工,证称是客人告知餐点不是鹅肝,主管则要求他若客人问起再告知是鸭肝。另钟姓主厨承认餐厅从开业以来,从未进过鹅肝。李姓总务也供认,鹅肝太贵台湾进货商并没有进口

法官认为,高级餐厅应具备责任感,不可用法文或法国餐饮文化混淆消费者认知,应在菜单上清楚注明。经查该餐厅光鹅肝餐点就卖出3500多份,总销售金额逾1558万元,驳回李女上诉,维持一审判决,李仍被判1年6月。

李女昨发出声明,强调法国料理中有97%的肥肝料理使用鸭肝,餐厅并无诈骗意图,将会继续上诉捍卫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