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区域金融报告:东、西、东北部不良率下降 中部资产质量略有承压

6月8日,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金融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各地区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分化。2020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4%,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东、西、东北部不良率分别下降0.08个、0.58个、0.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资产质量略有承压,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下迁压力有所缓解但仍较大,全国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2.57%,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报告表示,目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遏制,金融风险逐步收敛、整体可控。但也要看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债务违约风险可能上升,金融机构面临不良资产上升压力。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防,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存款资金向东部聚集效应明显

从整体的经济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保持领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东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拉动全国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达51.9%。产业机构方面,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83.9%、73.1%、64.4%,名列全国前三。

在此背景之下,东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保持较快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2020年末,东部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为1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积极利用多种方式拓宽外源式资本补充渠道,2020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5.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认真践行合理让利社会责任,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5%,资产利润率为0.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020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0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9.8%,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同比多增4.7万亿元,对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贡献度为69.4%。

值得一提的是,存款资金向东部聚集效应明显,结构性存款显著回落。2020年末,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2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较上年末提高3.7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余额占全国比重为59.4%,较上年上升0.8个百分点。结构性存款明显回落,2020年末,东部地区结构性存款余额同比下降25.6%。

资产质量方面,东部地区积极推进不良贷款处置,2020年全年累计核销不良贷款超6000亿元。2020年末,东部地区不良贷款率为1.28%,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0.6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比率为2.5%,较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

中部不良率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

2020年,由于湖北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深,中部地区整体经济恢复相对较慢,全年经济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调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稳步提升。经济社会保障功能明显增强,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稳企业保就业等各项工作。

具体来看,2020年,中部地区GDP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回落6.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GDP占全国的比重为22.0%,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金融体系结构不断优化,市场融资和经济社会保障功能明显增强。2020年末,中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5.3万个;银行从业人员81.7万人。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16.0万亿元,比上年提高11.0%。

2020年,中部地区对疫情的宏观对冲力度较大,特别是湖北等地区强化金融支持,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中部地区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年末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各项贷款稳步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数据显示,2020年末,中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分期限看,短期贷款增长平稳,年末短期贷款余额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年末余额2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1%,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不过,中部地区资产质量略有承压,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阅中部六省河南、安徽、山西、湖南、湖北和江西)的金融运行报告发现,除河南未披露不良率外,主要是湖北贷款质量有所下迁。2020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980.1亿元,不良贷款率1.6%。而在2019年末,这两组数据分别是691.7亿元、1.3%。湖北报告指出,贷款质量有所下迁,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全省银行业克服疫情冲击、应对各种挑战,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清收力度,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合理水平。

西部有9省实现“双降”

2020年西部地区,经济从疫情冲击下较快恢复,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提升。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圆满收官,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处置取得进展

数据显示,2020年,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年放缓3.4个百分点,但较全国高1.0个百分点。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1.1%,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20年末,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个数、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分别为5.9万个、89.5万人和50.1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逐步改善。2020年末,西部地区不良贷款率为2.19%,较上年下降0.58个百分点。西部10省区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9省区实现不良贷款额与不良贷款率“双降”。地方法人银行流动性合理充裕,抵御风险能力有所增强。四川中小法人银行拨备覆盖率水平明显改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较年初增长28%,拨备覆盖率174.1%,较年初提高56.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机制建设取得进展。内蒙古在全国率先成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在金融监管、风险处置、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包商银行风险得到有效处置,蒙商银行顺利开业。

东北部银行体系稳定性有待增强

2020年,东北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年收窄0.3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4.2:33.7:52.1,分别比上年上升1.0个百分点、下降0.7个百分点和下降0.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降幅较上年收窄。

报告指出,东北部银行体系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2020年末,东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2.1万个;银行从业人员39万人。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东北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产投放,年末资产总额17.0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积极降低贷款利率让利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净息差收窄导致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7%,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叠加资产减值损失因素,净利润下降较大。

社会融资规模下降,政府债券增长较快。2020年,东北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787.5亿元,比上年少增2216.3亿元,主要受风险处置和信托贷款收缩等因素影响。其中,政府债券增长较快,比上年多增547.1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2.6%,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