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亿」平潭磁吸台湾? BBC:台商赔百万成走私天堂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图/CFP)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中国大陆2011年力推建设福建平潭,当时外界推测,「磁吸效应」可能对台湾造成重大影响。然而,事隔7年,平潭岛上的人烟稀少,连叫车都不太便利,使得台商黯然退出,还成为走私者的天地

据《BBC中文网》报导,从台北乘船到平潭只要3个多小时,陆方曾宣称要以「一天一个亿、一天一个样」推进当地基础设施,吸引更多台湾人投资与生活。不过,记者实际到现场却发现,虽然平潭岛的硬体建设有所进展,免税市场与新建筑等也都开始营运,但游客数量低,不少店员还站着在聊天

在平潭建设中,2014年开幕的「台湾商品免税市场」最受瞩目,当时打出台商第1年免租金,第2年押金减半等优惠,不少台商为之心动,纷纷投资开店,刚开张的时候,还有210家台湾店家入驻。

▲平潭是离台湾最近的中国海岛。(图/平潭网)

如今,不少台商退出,经营酒厂颜有成就是1个例子,他2年赔本30万人民币(约140万台币),发现平潭没有吸引到足够的人潮,并于2016年10月决定退场。他提到,4年前刚起步时,本地人经营占了半数,现在做生意的大部分都是当地人,台湾人只剩3分之1。

曾任「促进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的台籍顾问李重德表示,这些商品都由本地人使用个人的限额去购买台湾免税品,接着转卖获取利益,等同成为「走私者的天堂」。

另外,2015年开始运作的台湾创业园,总共有36栋大楼,内含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中小企业总部等,但BBC记者所见,许多空间都没人,周遭静默。担任国企平潭自由贸易区两岸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的林智远2年前与家人来到此地,他指出,现有300个企业进驻园区,一半是台资企业,台籍员工占20%左右;此外,创业园还提供1500到3000元人民币的津贴

相关人士提到,园区呈现低迷的气氛,主要是一些公司为了退税政策,虽把总部迁到园内,但并无很多员工在里面工作,也有部分像是「空壳公司」。报导指出,台湾对平潭的反应冷漠,陆方对当地的宣传也缓了下来。

虽然平潭本身就人口稀少,冬季也寒冷,平潭台商协会会长李云辉却仍看好当地的前景,他认为,中国大陆的国家政策有助平潭发展,这里还是继海南岛外的第2个国际旅游岛,相关细节2到3年内会再公布。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