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教保人员每年要参加18小时研习 教育部推12门专业课程

教育部。(林志成摄)

教育部上架12门教保专业及学前特教课程于教育部磨课师平台。(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为稳定学前教育品质并丰富学前数位研习内容,教育部国教署持续录制不同主题数位课程,112年上架12门教保专业及学前特教课程于教育部磨课师平台,修习完成且测验通过的教保服务人员,可取得教保专业知能研习时数,以提升教保专业知能。

这12门教保专业及学前特教课程包括「教保服务相关人员违法事件之处理与责任通报」、「幼儿学习评量指标暨评分指引介绍:觉知辨识(上下集)、表达沟通、推理赏析、关怀合作、想像创造、自主管理」、「幼儿园优质管理」、「闽南语融入式教学策略与实例」、「学前融合教育经验分享」、「学前特殊幼儿身体动作与游戏课程」等。

教育部教署说明,今年3月1日施行的教保服务人员条例第34条规定,教保服务人员每年应参加教保专业知能研习18小时以上,另任职后每2年应接受基本救命术训练8小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及性平教育相关课程各3小时以上。

教育部国教署表示,将持续补助地方政府规画并办理足量的专业成长研习,供辖内教保服务人员依实际需求修习,另将已上架的数位课程、「组织参与之意识与概念」、「劳动基准法概论及劳动权益保障案例」、「教保课程及幼儿学习-性别平等教育融入课程」等课程,修改具劳权教育及性平教育属性标签,且同时并修劳动部「全民劳教e网」5门劳动权益相关课程,为劳权教育属性标签,提供教保服务人员多元进修管道。

教育部国教署预计113年度再上架2门性别平等相关数位课程,以协助教保服务人员达成法定研习时数。教育部国教署说,数位课程学习让教保服务人员进修方式更具备弹性,并兼顾教保服务人员参与教保研习权益,除持续协助直辖市及县(市)政府教育局(处)办理法定研习课程外,也鼓励地方政府依辖内教保服务机构相关人员需求,规画实体或线上专业知能研习课程,让研习管道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