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涉隐匿儿虐案 「开后门让家长跑、阻挠社工调查」社会局将开罚
▲台南市一家幼儿园疑隐匿通报儿虐案,台南市政府社会局家防中心接获检举前往调查,竟并阻止社工调查,社会局将依儿少法裁罚。(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台南一对小姐妹受到父亲不当体罚,其就读的幼儿园疑似早已知情,却未依儿童及少年褔利与权益保障法进行通报,台南市政府社会局家防中心接获检举前往调查,园方还意图阻止社工调查,社会局指出如查证属实,将依儿少法对园方人员最重6万元以下罚锾。
台南市社会局7月7日接获通报,台南市疑似有两名在幼儿园就读的小姐妹,受到父亲不当体罚,社会局8日立刻会同多名社工及台南市教育局、警察局等单位,组成调查小组至幼儿园进行调查,两姐妹到校后,园方为躲避社工调查,向社工谎称女童当天未到校,但私下暗自通知女童家属由后门偷偷接走女童,意图阻碍社工进行调查。
经社工积极追查女童下落,确认两姐妹已被家属接回家中,立即会同警员至案家访视,当场发现两女童背部及手脚都有体罚伤痕。女童父亲向社工坦承他是平日两姐妹主要照顾者,女童调皮不听话时采取体罚方式管教两姐妹,案父已有悔意且愿与社工配合及执行情绪控管、正向管教等安全计划,考量两女童家中另有其他照顾资源,社会局已申请警政单位定期约制查访。
社会局指出,后续家防中心会持续追踪,定期家访及校访;同时依儿少权法第102条开立案父亲职教育辅导之行政处分,强化女童父亲的亲职教养知能,社工也会持续与儿少建立关系,搜集更多照顾资讯,密切注意两女童之照顾情形。
另有关幼儿园疑似隐匿通报及阻碍社工调查情事,社会局家防中心主任苏淑贞指出,儿少权法中明定社工、教育、警政、卫政等儿少相关业务专业人员有责任通报规定,若在一线服务的专业人员都未能依规定进行通报,如何协助儿少脱离险境?她呼吁相关单位一旦发现儿虐事件,都应主动配合调查,以免发生憾事。由于该幼儿园已违反儿少权法第53条,于知悉儿虐事件24小时内未进行责任通报,社会局将对园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厘清通报责任后,后续将依儿少权法移送行政裁罚会议并依法裁处。
社会局指出,儿童保护观念越来越受到民众重视,依社会局家防中心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台南市儿少保护通报量全年度有2419案,2019年1-6月儿少保护通报数有1650案,2018年1-6月通报数为1176案,与去年同期相较增加474案,成长40.3%,除显示民众对于儿保通报观念提升,也提醒大众儿虐事件在社会各个角落频繁的发生,需要更多人一起关注及守护。
社会局也特别提出呼吁,近来网路爆料平台普及,但「网路通报」并非正常的通报管道,若热心乡民「肉搜」还可能将重大儿虐及性侵案的保护个案置于风险中,相关当事人也会承受极大压力。民众一旦发现疑似受虐儿,可善用113通报、110报案,受理时通报者的身分资讯完全保密,同时也会保护疑似受虐儿的资讯。惟有适时求助,多一分谨慎、多一点关怀,儿童安全才会多一分保障。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