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只「芳苑海牛」消失!台湾地平线上的记忆 只剩11只

图文/镜周刊

芳苑海牛,又一只消失台湾地平线了。」9月初,我在发起海牛观光产业的魏清水书上,看到这一行字。原本仅剩12只的海牛,因为海牛车蚵农年岁太大,无奈放弃海牛采蚵观光的工作,目前只剩11只海牛,还缓慢在地平线上移动

芳苑的蚵田位处海中泥岸当地蚵农为因应养殖方式发展出以黄牛下海采蚵的渔法。民国50年前后的最盛时期光是芳苑就有300多只海牛,蚵农驾驶海牛车穿梭于海面陆地,成为台湾渔村经典风景

我在彰化芳苑临海的小渔村里,找到今年86岁的李福相,在地年纪最大的讨海人,他从事采蚵工作有60余年,他步伐缓慢的走在乡间道路上,到树荫下喂海牛小白吃饭。自采蚵工作退休后,有感于环境改变,蚵农生存不易,李福相带着小白转型,与「海牛驿站合作,载旅客潮间带体验蚵农生活

「讨海很苦,以前吃的都是蚵汤。」我惊讶回应,蚵汤?听起来很不错。李福相摇摇头,「你们没有经历过,那是煮过蚵之后的汤水,蚵是要卖给别人吃的,哪里有自己吃的道理?」天气好就出海捕鱼,天气差点,就养蚵采蚵,李福相一生讨海养蚵也做农,日子虽苦,却也一步步走过。

旅客体验比起讨海,当然容易多了。我坐着李福相的海牛车,在傍晚退潮时分摇摇摆摆地进入蚵田。看着李福相轻声与小白对话、协助旅客体验与剖蚵烤蚵工作,夕阳把他的与小白的身影晒成长长的斜影

李福相坐在牛车上,看着旅客品尝现煮的海鲜粥,表情怡然,「再苦的日子都过了,现在有得做,就觉得感恩。」讨海的辛苦,全化为海边的一碗粥,米粥熬煮出的咸味是汗与泪,只有讨海人才懂。

更多镜周刊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