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躁郁症难区分 三总出动「心脏检测仪」助诊断
▲忧郁症、躁郁症难区分,三总出动「心脏检测仪」助诊断。(图/记者严云岑摄)
忧郁症是国人常见的精神疾病,又因症状分为单极性「忧郁症」与第二型双极性「躁郁症」,用错药物恐无法控制病况。三军总医院利用忧郁症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同,透过预测心脏疾病危害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技术」区分病症,准确率可达75%,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多本知名国际医学期刊。
三军总医院精神医学部主治医师张勋安表示,医学研究很早就发现,忧郁症患者得到或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一般人倍增,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若得到忧郁症,死亡率也上升,这是因为得到忧郁症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所致,但究竟是疾病本身造成,抑或受到抗忧郁药物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厘清。
张勋安提到,第二型双极性忧郁症病人,病程中会有轻躁症及严重忧郁症状,但因躁症发作时病人往往不自觉,周围的人也看不出来,因此容易被忽略。统计发现,约有10%的第二型双极性患者会被误诊为单极性忧郁症,治疗方向不同,投药效果自然不佳,严重影响预后。
虽然有研究指出,第二型双极性忧郁症患者自杀风险是第一型的4倍,但目前诊断除了靠精神科专业会谈以及自填问卷评估外,尚无客观仪器检测二者差异。张勋安说,过去医学研究发现,忧郁症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中,副交感神经会特别低下,尤其又以第二型双极性患者最低,单极性患者次之,于是将之用于鉴别患者上,也获得不错的成果。
三军总医院于2013年至2015间,陆续针对116位尚未接受治疗的「躁郁症」及591位「忧郁症」病人,与421位健康并进检测,发现以副交感神经功能的「高频指标」4.995 In可作为2疾病的分水岭,准确度可达75%、特异度也有65%。
该项研究已「世界生物精神医学」(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神经精神药理及生物精神医学的进展」(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神经精神医学期刊」(Neuropsychiatry)刊登,未来将有潜力指引忧郁症个别化治疗,嘉惠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