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碑体 临墓志铭原石

何创时基金会举办「云鹤飞鸿」,展出于右任盛年的碑派书法,图为观众端详于右任传世书迹中最长的一件草书千字文》,长21公尺。(吴垠慧摄)

监察院长书法家于右任,其草书成就为人称颂,相较下,外界对他盛年时期魏碑面貌显得陌生,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现于新的艺术空间「创时讲堂」推出「云鹤飞鸿:于右任盛年碑派书法」,展出右老早期碑体书法30余件,呈现他异于草书、浑厚苍劲的魏碑体势,这也是台湾罕见举办的于右任魏碑展。

何创时书法基金会主任吴国豪表示,于右任的魏碑作品现较少见,「一方面因年代较早,存留不易;一方面战乱佚失」,除此,因当时有「废除汉字、改成罗马拼音」的呼声,于右任担忧中国文字消失,故而投入标准草书的建立,「这些成就让他在碑体楷书行书开创性,反而被掩盖。」

吴国豪表示,于右任的魏碑时期约于1921年至1936年间,主要受到民初革命风潮的「尚武精神,及孙中山影响,因此从气势雄强的北碑入手,开展他的书法志业。而所谓的「碑派」,就是泛指以两汉魏晋石刻文字为创作基调书风

于右任生于陕西三原当地秦汉唐碑碣多有遗存,吴国豪指出,1924年,于右任购得100多件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墓志铭的原石,「别人临摹的是拓本,于右任是直接看原件,他的名诗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描述他早课写《石门铭》,下午写《龙门二十品》去除身心懒病,可看出他对碑版文字的狂热。」

此后又陆续收入100多件墓志石,其中有北齐至北周7对夫妻的合葬墓志铭。1936年,于右任以「鸳鸯七志斋」为堂号,将收藏的380件墓志铭捐赠西安碑林

民初不乏对魏碑深入研究的书法家,「他们基本上取魏碑的奇特外形,还会写出像波浪的抖动线条,逐渐流于刻画雕琢和不自然的作气。」吴国豪认为,于右任的魏碑特色不同于别人,「他的笔法多变,笔力雄浑,将行草笔意与魏碑气韵巧妙融合。」

于右任魏碑书法展「云鹤飞鸿」1月9日展至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