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变期货?黄牛转卖「纸月饼」抢钱

办公室同事分享的众多月饼。(图/《ETtoday新闻云》资料照)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中秋节到,许多民众都会收到亲友赠送的月饼。现在竟然出现所谓的「月饼票」,收到票的人不领月饼,当做有价证券低价转卖,黄牛再拿到街上销售给民众,买卖都是一张纸,又被称做「纸月饼」,等于把月饼看成一种期货,形成奇特的新商业现象

中秋送月饼是中国习俗,,收到太多礼盒的人,也会把吃不完的月饼分送给同事或好友。以《ETtoday新闻云》办公室为例,在外辛苦跑线记者同事们,收到来各自各方的月饼礼盒,也让这几天编辑台就有吃不完的月饼、蛋黄酥、凤梨酥。

▼在中秋前一个月,就有人开始摆摊收购月饼票。(图/翻摄自网路)也或许就是这种吃不完会转送的方式,慢慢的让送月饼的本质改变,开始有人转卖吃不了、不想吃的月饼获利。根据大陆媒体报导,在大陆各地都出现「月饼黄牛」,卖的不是月饼,而是一张叫做「月饼票」的票券

中国大陆有许多公司,会以向市价7到8折价格,向饼店食品厂购买月饼票,当作节庆礼发给员工,员工可凭票领月饼。但有更多人则是拿来换钱,用4到6折左右价格卖给黄牛,黄牛最后拿着月饼票上街,以低于定价的价格卖给民众,整个交易过程,转手的货物都只是一张纸,因此被称做「纸月饼」。

车辆行经速度稍慢,月饼黄牛就一拥而上推销。▼(图/翻摄自网路)

上海的热闹区域,越接近中秋节,就看到街上更多的黄牛,拿张折凳,搭配个纸箱当作桌台,就在路边卖起月饼票。其中包括中西式,还有知名港式品牌,也有全素的月饼,吸引不少一般民众好奇询问。有些较积极者,更是在车阵间穿梭叫卖,某些夸张路段,只要有车减慢速度通过,黄牛们就一拥而上包围车子画面非常惊险。

「月饼票」买低卖高,中间人赚取价差,俨然成为一种新的期货商品。但根据大陆媒体报导,其实这行业风险很高,越到中秋,价格越不好谈,民众也吃定黄牛卖不出去亏钱的道理,把价格往下压。因为要避免造成卖不完「自己吃」,黄牛几乎每张月饼票只能赚新台币约20元到80元,竞争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