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来去迺夜市 浓情台湾 流动的飨宴

(图/台湾光华提供)

台湾这座岛屿拥有超过300座夜市,摊开台湾地图,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起码都有一座夜市,夜市的密度之高,反映出台湾人对美食文化的热忱。

不只台湾人喜爱逛夜市,国际旅客也爱到台湾的夜市朝圣。用铜板价就能品尝到炸地瓜球、臭豆腐、豆花、面线与春卷等庶民小吃,趁着夏日凉风袭来,与亲朋好友偕伴逛夜市,衣着轻松,踩着夹脚拖,享受亚洲式的摩肩擦踵,这是台湾四季无休的夜间嘉年华,也是台湾最朴实无华的常民生活图像。

华西街夜市,外国人最喜爱的观光夜市之一,内有山产、海鲜。(图/台湾光华提供)

台湾小吃闻名遐迩,在夜市里,一定要尝尝在地小吃,感受边走边吃的畅快。(图/台湾光华提供)

台湾的夜市威名远播,CNN曾经报导,台湾有十件「无人能及」的事,其中遍布全台的夜市排名第一。

台湾到底有多少夜市?根据经济部中部办公室调查,截至2023年一月四日止,全台湾列管的夜市高达164个,其中光是台南市就坐拥49个夜市,等于每3万7,816名台南人就拥有一个夜市。调查报告仅列出的所谓的流动夜市,若再加上其余大型观光夜市,恐超过300座之谱。

台湾夜市百年历史

「台湾人对夜市为何需求度这么高?」堪称夜市专家的中研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余舜德,曾经普查全台夜市,发现在台湾,特别是在中南部县市,「几乎每个村落,每周至少有一次流动夜市。」即便如台北南港或是宜兰近郊,至今仍有流动夜市出没,每晚人声鼎沸,到处都是逛夜市的人潮。

夜市里有吃有喝,有表演也有小游戏,同时兼卖流行商品与生活用品,台湾人到夜市里可满足许多日常需求,而流动夜市逐「人潮」而居,摊商们也衍生出一套生存逻辑。他们白天消失,晚上突然汇聚,停车场或城市周边空地就是最佳场地,拉灯架电,一下子就形成一座夜市,堪称「快闪夜市」的最佳典范。摊商们还会轮流跑摊,一三五在东边的夜市,二四六去西边的夜市,展现独特的流动夜市人生。

台湾夜市历史可上溯到100多年前,从热闹滚滚的夜市中诞生出许多世界闻名小吃。许多现存的知名小吃,早年都是从路边摊起家,老板在码头、庙口或是渔港旁边,挑个担子就开始叫卖,让收入不多的百姓吃粗饱,这些小吃因为美味实惠,才逐渐有了现今的规模。因此夜市不只是为了观光而存在,它实际是呈现着台湾的饮食文化史,可窥见台湾人民真实生活的图像。

到夜市凑热闹

荷兰社会心理学者暨人类学家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的研究发现,台湾人的生活型态很喜爱集体主义,这种特性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比例最高,甚至高于日本人。换言之,台湾人喜欢集体做一点事情,这样的特性表现在类似妈祖遶境、庙会的宗教活动,夜市也可看到这种集体的民族性。

「你看早期组头跳出来组织夜市,那可是吓吓叫。」社会学学者、佛光大学社会学暨社会工作学系教授林信华说,台湾人的生活方式偏向集体感,「人们喜欢生活在一起,凑合在一起的感觉。」因此当组头登高一呼,很快就能集结成一个夜市,摊商们彼此间非常团结,「这在西方是很少见的。」

林信华细腻观察,在夜市里可以看到摊商头家的人生百态,以及市井小民打拚的奋斗史,台湾人又因移民社会很懂得妥协,因此他形容夜市是「连结人们生活韵律」的地方,在夜市里可以感受到台湾人民的友善与热情。

余舜德的研究也发现,台湾夜市还具备热闹及乱中有序的特色。人们白天做完例行公事,晚上通常只想要轻松地去「逛」夜市,没有特定的采购清单,下了班走进夜市里,穿个短裤、拖鞋,还可以边走边吃,乡下小孩子甚至穿着睡衣就去逛夜市,「人们只是想要享受点热闹跟人气的感觉。」

亚洲各国都有夜市,台湾夜市何以如此迷人?余舜德认为,台湾的夜市在混乱之中,背后还带有一点文化秩序,因此对国际旅客来说,相当有吸引力。「同时台湾的夜市相当安全,饮食也相对卫生,有人管理,在台湾夜市可以安心逛街,又可享受异国的情调。」

庶民的顶级盛宴

特色小吃是夜市的灵魂。「台湾在饮食文化上,是东北亚与东南亚的交会点。」余舜德说,台湾夜市小吃海纳百川,能吃到东北亚菜系,也能吃到东南亚料理,还可吃到来自中国各个省份、160万移民带来的各路菜肴。

此外,台湾小吃的发展也充满创意。余舜德举例,夜市牛排、蚵仔煎、大鸡排、盐酥鸡、大饼包小饼,以及大肠包小肠等等,皆是独树一帜,「在夜市小吃中,的确可看见很多传统美食的创新。」

臭豆腐、珍珠奶茶、豆花、蚵仔面线,还有烤架上烤得滋滋作响的香肠及鱿鱼,台湾夜市小吃美味群集,背后也有许多有趣的典故。

「我们想不出为何肉羹会出现在夜市的小吃名单,因为它是办桌鱼翅羹的简化版。」余舜德说,台北圆环商圈还未没落前,圆环肉羹名闻遐迩,看似常民等级的羹汤,带着香菇与微酸笋香的清甜汤头,有着浓浓古早味,肉羹里吃得到猪肉,真材实料,每个人都爱来上一碗。「这道受欢迎的小吃,其实是以前劳工阶级没有机会吃到大菜时,想要打牙祭的夜市首选。」平民版的鱼翅羹,「里头当然没有鱼翅了。」余舜德笑说。

台湾师范大学讲师暨世界遗产领队马继康,接待国际旅客时,常会介绍小吃背后的故事。「许多人觉得台南饮食偏甜,这是因为早期在台湾,糖是贵重的食材,只有富贵人家吃得起。」郑氏王朝时期,许多宫中御厨出来凭手艺讨生计,「如何区别庶民小吃与宫廷小吃的差别,就是在料理中加糖,因为糖叫富贵味。」

而每处夜市都会出现的蚵仔煎,据传与「国姓爷」郑成功有关。马继康说,当初郑成功来到台湾,攻打热兰遮城时米粮不足,端午节为了让士兵吃饱,便用在地的蕃薯粉打浆,加上豆芽菜与海边盛产的肥美蚵仔,做成粽子的替代品,称为煎𫗰,「这就是蚵仔煎的原型。」台南的意面,则是因为意面食材中添加鸭蛋,师傅在擀面时必须使力,发出「噫……」的声音;还有台语称作「幼(细小)面」,由此而得名。马继康的小吃故事,游客听了津津有味,让台湾小吃凭添增许多趣味。

宁夏夜市推出集合多种小吃的「千岁宴」,让时间有限的游客可一次尝鲜。(图/台湾光华提供)

夜市小吃非吃不可

面对琳瑯满目的小吃,肚子有限,又想每种都尝鲜,马继康推荐夜市推出的小吃宴。有「台北人的胃」美称的宁夏夜市,推出办桌「千岁宴」,让客人能在正餐与正餐之间,每种小吃都浅尝一点。

马继康大力推荐的千岁宴,一次集合宁夏夜市当地最经典的美味,一口气可吃到20几种小吃,包含烤鸟蛋、蚵仔煎、大肠包小肠、臭豆腐、卤肉饭等好滋味,以小份量的合菜形式呈现,让每个客人都能品尝得到。

千岁宴虽是迷你版的办桌,顾客常笑称吃到肚子炸裂,隔天还是饱嘟嘟,份量超饱足。有台湾「美食之都」美称的台南,也有类似的小吃宴,餐饮环境更升级,可吃到台南知名的虾卷、担仔面、棺材板与杏仁豆花。观光客若按图索骥,亲访每间名店,得跑很多地方,因此有限的预算与时间,小吃宴可一次满足客人尝鲜的需求。

若是旅程短暂,又想走访夜市,在北部别错过基隆庙口夜市,可尝尝天妇罗、鸡丝饭、螃蟹羹、鼎边趖与酒酿元宵;台北饶河街夜市则有《台北米其林指南》推荐的臭豆腐与胡椒饼;士林观光夜市则可品尝十全药膳大排骨、比脸还大的炸鸡排,感受都会夜市的欢乐迷离气氛。

中部逢甲夜市有「台湾夜市中的夜市」称号,许多全台夜市的新玩意与新点子,通常来自逢甲夜市,这里的美食自然也不能错过。

其余如台北通化夜市的冰火汤圆、地瓜球与炸鸡翅;嘉义文化路夜市的沙锅鱼头、火鸡肉饭;宜兰罗东夜市的葱饼与炸皮蛋等等,都能令旅客大饱口福,玩得尽兴又开心。

(图/台湾光华提供)

夜市就是要接地气

「我小时候住凤山,最期待每个礼拜五晚上的流动夜市。」马继康回忆起儿时的夜市记忆,高头大马的他,脸上竟流露出孩童般的兴奋神情。隔天不用上课,跑去夜市打弹珠台、玩蹦蹦车,在夜市里玩到疯掉,「以前的物质条件相对没那么好,但你就是觉得有意思。」台湾夜市不顶级奢华,但是提供旅客的幸福元素,一点也没少。

近年,台湾夜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兴衰,不少夜市突然一夕爆红,却因缺少吸客基础,不多久就关门大吉,也有很多夜市历久不衰,越做口碑越旺,夜晚人客川流不息。

更有甚者,许多脍炙人口的夜市小吃,因名气响亮而被搬进五星饭店或是餐饮名店。主厨们会在小吃中注入全新的创意元素,例如有业者推出鲍鱼干贝版的肉圆,食材挑选更用心,用餐环境更顶级,但是在马继康的眼里,这类顶级小吃已经「歪楼」,失去小吃的特色跟意义。

「小吃的精髓就在于铜板价,价格平易实惠,份量小小的,大家可以负担;而夜市的价值,就在于接地气。」如同街头巷尾都吃得到的蚵仔面线,「在大饭店吃就是没有Fu,它只诞生在一般的生活之中。」马继康认为吃面线就是要在路边的板凳上吃,或者是站着吃,「这样吃起来才有感觉。」

当然,台湾人不可能屈就一成不变,血液里流着「创新」DNA,已经发明出风靡世界的珍珠奶茶,令人惊咤的大肠包小肠,未来夜市里,必定还会诞生更多神奇又美味的小吃,等待客人的光临。

旅游台湾,不妨在傍晚去逛逛闹哄哄的夜市,在蒸气氤氲的小摊前点一碗肉羹面,围坐在简单摆设的板凳上,幸福地大快朵颐。抑或是外带一块炸鸡排,轻松地边走边吃,享受旅途中随心所欲的自在,而这些旅途中的美好时光,统统收在台湾的夜市里。

本文作者:台湾光华杂志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3.03》)

《台湾光华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