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台剧点出熟龄丧偶追爱考验!心理师教这样回应子女担忧不伤感情
在《妈,别闹了!》剧中,比莉饰演一位熟龄丧偶女性,在丈夫逝世五年后,非常坚定地立下了再婚的目标,于是积极寻找合适伴侣、展开追爱之路。(图/ 中央社)
近期讨论度很高的Netflix剧集《妈,别闹了!》描述一位熟龄丧偶女性透过网路交友,积极寻求第二段婚姻的过程。这些女性会面临哪些社会压力?子女有哪些担忧?熟龄丧偶女性该如何面对这些困境,才能勇敢迈向幸福之路?
在《妈,别闹了!》剧中,比莉饰演一位熟龄丧偶女性,在丈夫逝世五年后,非常坚定地立下了再婚的目标,于是积极寻找合适伴侣、展开追爱之路。过程中,她利用网路交友认识了国内外的网友,期间还遭遇了网路的爱情诈骗,以及女儿的担忧与不谅解,即使面对这些困难,仍坚持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现实中熟龄丧偶女性在寻求第二春时,会面临哪些社会压力与亲子关系的挑战?该如何面对这些难题?让我们一一剖析这些爱的课题。
熟龄女性追求第二春
要面对哪些社会眼光?
熟龄丧偶女性想要追求人生的第二春时,往往会担心外在的眼光和子女的反对而怯步。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董旭英教授指出,熟龄丧偶女性较容易受到从一而终,以及要对伴侣永保忠贞的社会文化框架所束缚。在传统观念里,社会普遍也倾向忽略这些女性的情感需求,因此她们较不容易主动去察觉自己是否还想要另一段感情?
杏语心灵诊所咨商心理师林静君主任也表示,社会氛围普遍鼓励熟龄丧偶男性去追求另一段感情,常建议:「赶紧去找一个人来照顾你。」而熟龄丧偶女性则较少获得这样的鼓励,但现今社会对此已有越来越开放的趋势。
熟龄丧偶追爱是否男女有别?
面对第二春的需求和期待,熟龄丧偶的男性和女性是否有所不同?研究指出,一般女性对陪伴的心理需求较高,而男性则生理需求程度较高。
董旭英表示,熟龄丧偶男性在追求另一段感情时,往往会伴随对自我价值肯定的需求,因此常会看到他们偏向寻找更年轻的女性作为伴侣;反观熟龄丧偶女性则碍于社会的刻板印象,较不易去寻求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伴侣。
而熟龄丧偶男性和女性对新关系的期待,往往会与过往的感情经验密切相关。董旭英指出,若过去感情关系美好,易产生延续美好的期待;若过往关系不好,也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希望自己能有第二次的机会,去获得想要的感情,拥有爱与关怀的关系。
熟龄丧偶者想进入一段新关系时,林静君提醒不要与过去做比较,我们容易将逝者美化,而影响新关系的建立,应该将新对象视为新的人、新的关系来看待。
林静君观察现实中丧偶女性想要追求第二春的比例没有丧偶男性高,原因在于过往经验中,女性往往一肩负起照顾者的角色,若在感情关系中较欠缺爱与关怀,那么要再投入另一段关系的意愿就会很低。
子女担忧的四个原因
当熟龄丧偶女性想追求另一段感情时,最大的顾虑是子女是否赞同。通常子女反对的原因有四个面向:
1. 担心母亲被骗,包括感情和钱财:
孩子会担心妈妈不了解社会风险而感情上遭到欺骗。另一方面,林静君观察到子女有时担心的是财产分配,但碍于文化较难说出口,因此会转为对妈妈感情的反对,或是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和情绪。
2. 担心自身受到异样眼光:
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投射,子女也可能担心自己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而产生较情绪性的反对。
3. 担心父亲角色被取代:
林静君指出,子女对父亲离开的重大失落,通常需要一个历程来处理,这时若感觉到外人要来取代父亲的角色,或是父亲在妈妈情感上被替代,子女会感到不舒服。再者,孩子若同意妈妈开启第二春,也会产生对已逝父亲的背叛感,因此会表现出对妈妈新关系的反对。
4. 害怕被遗弃,担心母亲被抢走:
孩子在失去父亲后,妈妈若有新对象,子女会产生妈妈被外人抢走的剥夺感,害怕失去妈妈对自己的关注。这个因素若是说出来担心显得自私,因而转为对妈妈新关系的反对,有时候子女甚至无法自我察觉,就以一种情绪性的反对来表达。
丧偶女性回应子女担忧的四个方法
熟龄丧偶女性该如何面对子女的担忧?董旭英提出四个方法:
1.多些耐心,给晚辈时间去理解和磨合。
2.收集资料,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稳定的朋友阶段就先让孩子知道有新认识的对象,但对于这个关系,妈妈不要说出太绝对的话,应保持弹性,例如:「我们现在还只是朋友,以后的事再看看。」
3.敞开沟通的门。
千万不要因为子女的情绪而关上沟通的门,要以正向的态度沟通,避免带着情绪。如果感到委屈,可找能接纳和理解的朋友来抒发心情。
4.用同理和感性来沟通。
可以利用相关的影片或是身边朋友的案例,循序渐进地沟通,让孩子同理妈妈的需求。
网路交友如何保护自己
剧中丧偶的主角王玫玫主要是利用网路交友来寻找对象。对此,董旭英表示,网路只是一个媒介,网路上的资讯也仅供参考,还是必须回到实体进一步互动与了解,不能只停留在网路上的认识或是情感的交流。若在网路上谈到钱是不妥的,也不该轻易付出,保护自己很重要,要见网友时也要让亲友知道时间和地点,这些都是基本的安全因应之道。
本文作者:翁幸惠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杂志》第401期)
《大家健康杂志》第4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