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对抗的战略大环境下 德国走钢索左右为难
欧美经贸关系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但是美中对抗的大环境中,欧洲想要不选边站的情况下兼顾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已变得愈来愈难。(图/Shutterstock)
在拜登上台之后,因为川普的蛮横胡搞而一度疏远的欧美经贸关系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但是美中对抗的大环境中,欧洲如何在不选边站的状况下兼顾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德媒分析称,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身上有最大经济利益的德国,走在美中对抗紧绷的钢索上,难度已愈来愈高。
《德国之声》引述德国媒体分析说,在抗衡中国的努力中,美国总统拜登确实需要欧洲盟友的支援。虽然川普时期「美国优先」的基调没有发生变化,但过去引发欧美贸易争执的具体问题上,华盛顿还是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目前布鲁塞尔和华盛顿正在就川普时代对欧洲钢铁及铝产品施加的惩罚性关税进行谈判,拜登还放弃了对北溪2号油气项目的制裁威胁。而「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无论是布鲁塞尔或是柏林对此都心知肚明。拜登需要盟友和他共同奔赴对他更为重要的前线:抗衡中国。」
评论指出,相对于川普四面树敌,拜登显然是集中精力应对核心目标。有鉴于此,周四欧盟贸易部长会议上,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特别强调,现在已经出现了新气象,欧洲会紧握美国新政府伸出的双手,促成国际贸易政策领域的安定和谐。
欧洲会周四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冻结欧中投资协定决议案,这对拜登至关重要。欧中投资协定在欧洲内部早有许多争议,欧盟和美国携手应对中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德国总理梅克尔曾多次强调,欧盟不能成为美中冲突的筹码。年初拜登就职时,梅克尔说:一边是美国,一边是中国,每个人都要选边站,这绝不是欧洲自信的表现。但是一到美国取消北溪二号的制裁计划之后,梅克尔立即改口,德国将会在七国集团(G7)中讨论共同应对中国的问题,但她同时也留了一手,强调「德国同中国的经济联络极为密切」。
一些贸易问题专家也持类似观点,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费尔伯迈尔(Gabriel Felbermayr)认为,欧美双方的经济利益并不相同,欧洲不应被美国所挟制绑架,更不应同中国脱钩,毕竟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对中国的出口。但与此同时,欧洲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伙伴,以共同促成全球贸易的公平环境。这种想两边讨好的态度,德国经济研究所的贸易专家马蒂斯(Jürgen Matthes)表示,,欧洲如果想在中美抗争中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将很难从中受益。
历时数年的欧美贸易争端,近来出现缓解的信号。《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欧洲人应当对拜登伸出的橄榄枝有所警惕。德国人和欧洲人必须要清楚欧美关系的缓和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同中国争夺全球政治和经济霸主地位的抗争中,拜登要求欧洲人站在美国一方。但是中国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中国对美国的重要性,共同抗衡中国时,德国可能比美蒙受更大的损失,贸易政策偏离多边主义路线的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大,德国回应拜登的善意时要格外小心,以免陷入满盘皆输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