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直指家宴的烤鸭革命,真香!

相传,朱元璋“日食烤鸭一只”

儿子朱棣也遗传了老爸的口味

迁都北京

顺便带走了不少南京烤鸭高手

很快北京烤鸭名声大噪

成为官府人家席上珍

万万没想到

600年后

3个男人

发起了一场烤鸭革命

让旧时王谢堂前鸭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海尔君带大家走进

3位烤鸭生态合伙人的故事

烤鸭输出完美无瑕(来源:本站科技频道

张伟利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干了35年厨师,是知名的国宴大厨,其所独创的一口酥北京烤鸭,是他一辈子的荣耀

为了将一口酥烤鸭发扬光大,张伟利还专门在北京二环开了一家烤鸭店店名为菜适口。

遵循古法烤鸭制法,张伟利为食客们精心烹饪每一只烤鸭,从选鸭到配料再到工艺用料讲究,几十道工序一道不落。

鸭子要选用地道的北京填鸭,郊区顺义散养的40天填鸭尤其好。”

北京烤鸭制作繁琐只能堂食家庭厨房很难做得出。作为一道硬菜,北京烤鸭在古代是宫廷御膳,寻常人家也只有在婚庆宴席上才能吃到一次。

即便是现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常常吃。

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一位外地朋友来北京,刚入行的张伟利请他吃本地菜,家里没法做烤鸭,就去了全聚德,“我印象很深,102块钱,顶我一个月的工资!”

而现在,很多人到北京旅游出差都会特意到店里尝一下地道的北京现烤烤鸭,也会顺道带一只回去。

但是长途跋涉冷却后的烤鸭,又失去了刚出炉时的鲜美,“体验不好只会砸了招牌。” 奋斗半生,荣耀加身,张伟利追求的不是赚钱,而是如何让烤鸭走进千家万户。

让烤鸭不再是一件难事,不再是一件贵的事情,而是各地普通家庭到能方便快捷吃到的一道美食,是张伟利这几年思索的,但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与张伟利的情怀向往不同,丁宜帮转型探索,却是迫于实实在在的生存压力。

2009年,在北京郊区风景宜人的雁栖湖畔,丁宜帮成立了雁栖福养殖厂,算上父辈老丁家养殖北京填鸭已有30年历史,养殖范围覆盖京津方圆200多公里。

老丁家的北京填鸭是诸多烤鸭店、酒店和连锁餐饮店北京烤鸭的重要来源,年产600万只经常供不应求,张伟利家的烤鸭店用的就是他家的鸭子。

凭借正宗北京填鸭这一优势,丁宜帮从来没为销路愁过,但是今年的疫情却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因为疫情,烤鸭店、酒店关门停业。丁宜帮家的鸭子一下子没有了销路。

而用来做北京烤鸭的填鸭要恰好40天,漫长的等待中,丁宜帮眼看着自己的鸭子一天天变老,最后只能卖咸鸭蛋自救,提前孵化的鸭苗也只能就地活埋

“不能坐以待毙。”疫情期间,赋闲在家的丁宜帮想:既然人们不能去店里吃烤鸭,那就找线上渠道吧!直接将烤鸭卖给家庭用户,岂不是降低了风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不断迭代的用户需求,海尔厨电创客张瑜转型做食联网

他计划以厨电为触点并联产业上下游企业一起共创,让用户在家就能方便快捷的吃到高品质美食。

今年上半年,张伟利和丁宜帮遇到了张瑜,三人一拍即合,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为什么不用预制菜的方法,提前预制生鸭胚?”

一语点醒梦中人

而把烤鸭做成半成品的预制菜,从来没人做过,这需要颠覆整个烤鸭行业的运营模式

这不是一个厨师能做到的,也不是一个养殖场能做到的,需要从食材、工艺,再到配送、厨电功能的全链路创新。

于是今年,3个人便开始探索之路,最困难的就是生鸭胚制作标准的摸索。

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他们就在家里一遍遍实验:

-18℃的鸭胚,200℃的烤箱温度,70%的湿度……这些数值都是经过上千次的尝试后得出的最佳口感数据。

“一人一个烤箱,一天能烤废10只鸭子,全家人每天都吃烤鸭吃到崩溃。”

疫情在家没有专门工具,就用嘴吹鸭皮,一直吹到腮帮子发炎;没有标准流程,就跟海尔厨电一起研究更新烤箱程序,不给化冻时间,直接烤出来。

有品质的家庭北京烤鸭就是这么一遍又一遍试出来的。最终,食联网烤鸭一经上线卖出10000只。

为了更好的满足不断迭代的用户需求,海尔食联网平台上吸引了养殖户、厨师、加工企业、厨电冰箱、物流、烤鸭辅料……越来越多的生态合伙人汇聚共创。

通过厨艺数字化、菜品标准化、家电物联化等一系列赋能,海尔食联网不断满足各方需求,让用户在家可以做出大师菜。

物联网的时代海尔食联网可以让食材更安心,可以让存储更新鲜,让烹饪更简单,让生活更有趣。

海尔食联网的愿望是让更多的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可以在家庭里面更方便快捷吃到正宗的有品质的美食。

这是一个模式的颠覆,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