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30年内崛起 侠客岛:变强国前须先「走向海洋」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图/路透社)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波在《边界与海洋研究》上发表了《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论文,内容分析中国海权在未来30年会真正崛起,不论是从海上力量、海洋地理经济实力政治能力来看,皆已取得十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并提出「三个创新」理念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于15日引述胡波的《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论文指出,在美国从美洲大陆走向世界海洋之际,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提出了他的海权,随着中国加快步伐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有必要提出中国的海权方案。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主要著述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海军战略》等。(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论文写道,对于中国而言,海权至少包含三层不同的内涵,分别是作为力量的海权、作为权力关系的海权,以及作为资源或能力的海权。作为力量,海权指的是舰队、商船队、渔船队、飞机等,能够作用于海上的平台或装备,以及陆军、空间力量和导弹部队等的可能贡献。

作为权力关系,海权指的是一国在海上相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地位,即能够以海洋为基础强制或者影响他国在海上和陆上的活动。一国海权强弱主要看其在国际海上格局中所处的位置,这就决定了海权带有先天对抗性的特点;作为资源或能力,海权是和空气、水一样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包括成为海洋强国的一切要素,尤其是那些能成就海上军事强国的相关资源。

无论何种解读,海权都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有两点是毋庸置疑: 一是海权是在一定的空间发挥作用,范围的界定对于海权的研究至关重要;二是海军不是海权的全部,制海权也不是发展海权的唯一工具,海上权力应是一个军事、政治、外交乃至经济的多维组合。简而言之,海权即是在一定海洋空间内发挥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等作用和影响,获得国际社会尊重或信服的能力。

▲2017年7月7日,辽宁舰航母编队参加香港回归祖国暨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庆祝活动,700余名官兵在辽宁舰飞行甲板上列队排成「香港你好」字样,以海军独有的方式向香港市民表示亲切、诚挚问候。(图/翻摄自中国军网

要发展海权,中国的内外条件如何?从先天禀赋看,中国具备成为一个海权强国的基本地理条件,他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并有着较好的海洋空间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强大陆权的支撑。不过与英、美等传统海洋强国相比,中国的海洋地理禀赋相对较差,中国面临着世界其他大国所没有的复杂地缘状况。

从对海洋控制的角度而言,中国近海的自然环境对中国海军的作战行动弊多利少。中国近海南北长、东西短,且与太平洋及相邻海区之间的联系为岛屿、海峡所割断,呈现半封闭海区的特征,战时易遭敌兵力封堵分割。美、俄、日、东盟等海上战略力量环伺,正面海区边沿展开,造成中国海军兵力出入大洋为人所控制,黄海、东海的战略纵深较浅,使中国海军兵力在这一海区活动受限制较大。

此外,中国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除了台湾东海岸以外,少有能直通大洋的通道,西太平洋上的「第一、第二岛链」成为中国军事力量从近海出入大洋的障碍。更棘手的是,美日等对中国海权发展持质疑态度的力量,控制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岛屿及其附属的重要海域,黄海、东海和南海实际上成了近乎封闭的内海。

▲第一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从精神层面而言,中国海权缺乏必要的智力和文化储备;在文化基因层面,中华文明相当缺乏「海」的元素,数千年农耕文明所赋予的内向性民族性格,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依然是中国走向海洋的精神羁绊。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缺乏海军传统,缺乏海权思维,缺乏海洋意识,对大海的认识、利用和控制的相关智力积累和储备,与西方海权强国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

当今世界整体背景也很重要,但时代主题已非战争与革命,会越来越受到国际机制、 国际规范和国际舆论的束缚。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和平、 发展乃至公平主义,正成为全人类的主流价值和主要诉求。因此中国很难透过战争来改变自己地缘上的不利地位,也几乎无法倚重武力实现海上崛起。世界大洋上的所有重要岛屿、 战略要道已被其他国家所瓜分,控制关键岛屿和海峡是控制海洋的基础。

不过时代情势不仅约束中国,同样约束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海上强权。美国等国很难在中国海权「将强未强」之时发动预防性战争,以巩固其优势。在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当今的国际海洋秩序凸显了和平竞赛的成分,这为中国通过和平发展脱颖而出提供了战略机遇,中华民族一向是和平竞赛的高手。

▲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执行跨年度、跨海区演训,并完成绕行台湾一周任务,该舰在穿越台湾海峡的照片首度曝光。(图/翻摄自大陆网站)

那么中国的军事层面呢?「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世界」实际上已过时,海权依然重要,但已不处于决定性地位,技术发展使得海上行动的偶然性越来越小。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印、俄等后发海上强国依然无法在世界范围内挑战美国,但中国在西太平洋、印度在北部印度洋、俄罗斯在北极附近海域都有改变权力格局的潜力。长期来看,美国的海上主导地位将不可避免的衰落,世界海上力量格局将更趋多极化。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发展和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的难度与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以往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将经济实力转变成军事实力将变得更加困难,若没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体系管理水平,仅凭简单复制,将难以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在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海上格局正呈现「群雄崛起」态势,中国海权的崛起面临众多强而有力、且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竞争者。这些竞争者对待中国海权的消极态度,和中国在西太平洋不利的地缘态势,一起构成了中国海权发展的最主要外部环境。

▲美国与中国21日在华府举行首轮「外交及安全对话」,谈论朝鲜核武、南海主权问题。(图/中国外交部官网)

美国、日本和美日同盟是中国海权面临的最大外部变量。美国无论是政策或具体行动方面上,都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并着手采取政治、经济、 外交、法律及军事等综合手段以强力应对。这是一种「局部遏制」政策,美国一方面希望维系中美关系稳定,暂时难以改变接触加防范的总体思路,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问题上,将继续寻求中国配合;另一方面,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明显针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防范与牵制行动,并在南海等问题上开始直接向中国发难。

印度和澳洲是亚太地区另外两大海洋力量,也是影响中国海权发展的另外两大关键国家。他们都处于中国核心海洋利益的外围,在海上与中国利益冲突不大;就对华政策而言,他们虽然与美国较为亲近,也在积极响应美日从海上对中国的牵制,但都奉行相对独立的对华政策。在追随美国牵制、围堵中国方面尚保持着一定的度,未来政策走向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如何在发展海权的同时也照顾到周边国家的心理感受、减轻他们对中国安全政策的疑虑和担忧,将是中国海权发展中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解放军驻港部队9月27日举行的「海空巡17-38」演练。(图/翻摄自《央视》)

至于中国的海权实力如何,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权处于兴起的阶段,下一个30年,中国海权将真正走向崛起,规划中国海权的目标和发展路径,就必须对前一阶段中国海权发展情况做一个基本评估、中期考核,可以从4个方向考察:海上力量、海洋地理、经济实力、政治能力。

海上力量:

可以选取各国海军中的大型主战舰艇来做个比较,中国在这方面的进步很快。按照外界的普遍预测,中国大型主战舰艇的数量在2020年将达到100艘左右,远远超过英国、法国、日本、印度与俄罗斯,在西太平洋地区能与美国相比肩。

从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讯、资讯、情报、监视和侦察,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看,这是各国的核心机密,仅从装备和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目前中国大致排在美、 英、法之后,基本上与俄罗斯在同一个档次。考虑到技术进步、投入势头与综合国力,中国在C4ISR系统方面的能力超过美国以外的国家只是时间问题。

彼得·海登(Peter T. Hayden)将海军任务从高到低分为战略威慑与强制、力量投送、海上控制、 海军外交、 海上安保和人道主义援助等6类能执行的任务,等级越高说明海军能力越强。世界上能执行战略威慑与控制任务的只有美、俄、 英、 法等屈指可数的几支海军,而海上安保及人道主义援助任务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海军都可以进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上频度,即执行任务的次数,同样是执行战略威慑与控制任务,美国海军进行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海军。

抛开历史经验累积情况的差距,当前中国海军任务的强度和类型,也无法与世界其他主要大国的海军相提并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的海军仍频繁处于战争之中,近20年以来,他们配合其他军种参加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冲突,执行任务的级别与频率都高于中国海军。

▲波斯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34个国家组成联军,并且和和伊拉克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海洋地理:

就海权拓展而言,中国、法国、俄罗斯均属于陆海复合型国家,但中国更靠近当今的世界海上地缘中心:亚太,中国海域及港口的位置也较俄罗斯有利。海域面积越大,该国海权发展的战略空间就越大,海域面积通常与地理位置产生叠加效应。海域面积大、地理位置又好的国家就具备了成为海权强国的地理潜质。

中国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但尚有15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海域处于争议之中,即便按照300万平方公里来算,中国的海域面积在世界各海上大国之中也是最少的,远小于美国、法国、澳洲、俄罗斯、英国、纽西兰、印尼、加拿大、智利、巴西、基里巴斯、墨西哥等国,在世界上属于中等水平,与海洋强国地位非常不匹配。

此外,一国的海上邻国越多,意味着地缘环境越复杂恶劣,会面临海上通道受制于人、海域划界纠纷、区域权力竞争等困境。在海洋大国中,中国的海上邻国数目仅次于俄罗斯,得排在倒数第二。而在海外基地方面(数目越多、分布范围越广该国的海外行动能力就越强),中国尚只有吉布提一个海外保障基地,明显不及美国、英国、 法国、 俄罗斯。

▲南海一直是附近邻国争议的海域。(图/翻摄自google map)

经济实力:

相对于陆权而言,海权的成长周期过长,且花费过于巨大,所以搞海权的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要有强大且可持续的经济实力。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且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超过美国,完全具备成为全球海权强国的经济潜力。

科技层面,整体来看中国的制造业处于第三梯队,成为制造强国尚需时日。在海工相关领域,中国科技与制造的强项,主要体现在系统集成与整体设计动力设备等,核心部件、基础材料及工艺等方面的进步则较为有限。中国的海洋科技水准要弱于美国、英国、法国等传统海上强国或制造业大国,与俄罗斯、德国相比各有千秋。考虑到中国完备的工业体系,且能自主建造从航母到深潜器在内的全套海工装备,中国要强于日本与印度。

▲辽宁舰航母编队。(图/翻摄自中国军网)

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主要包括:政府效率和国际威望及影响,后者可透过盟友体系状况、国际政治地位、外交能力等指标来观察。政府效率主要指,政府在筹集资金和其他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效率。如果仅考虑造船速度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成就,中国政府无疑是非常高效的。但在海洋综合管理制度改革和海洋立法等方面,中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在海洋外交技能(如该国律师团队或公民在涉海案件中的活跃程度等)方面,中国在海洋政治中设立规则、应用规则的能力还较弱,对海洋法条款的解释和适用的影响力不及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海洋大国,某些方面甚至不如澳洲、荷兰等中小国家。

综上可知,与三十多年前相比,中国大幅提高了自己在国际海洋政治中的地位。无论是与自身相比还是与他国相比,中国这些年在海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都是十分巨大的,已具备了一个海权强国崛起的基础。然而在C4ISR系统、科技水平、盟友体系和海洋外交能力等诸多方面,与一流海权国家相比尚存在程度不一的较大差距。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在某基地演练水雷战对抗。(图/翻摄自央视)

那么中国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海权?基于中国面临的国内外条件,考虑到海权各大要素和中国的发展潜力。中国宜追求「近海控制、区域存在和全球影响」的强大海权。

近海控制,即在毗邻的东亚近海谋求一定程度的战略优势或海上控制,以确保台湾走向统一、防止朝鲜半岛出现敌对政权、捍卫钓鱼岛及南沙岛礁的主权、维护中国进出大洋通道的安全,并引领地区海洋秩序。

区域存在,即在利益攸关的西太平洋、北部印度洋保持有效军事存在和强大外交影响,主要起威慑和牵制作用,防范敌对国家或集团从外线对中国事务进行介入和干预,或危害中国的重大国家利益。

全球影响,即通过临时性的军事部署、军事演习、军舰互访等行动和国际海洋政治博弈,积极提供海洋军事、外交和经济等方面的国际公共产品,在全球海域内发挥独特的政治外交作用。

▲中国解放军公开潜艇部队在南海的演训情形。(图/翻摄自中国军网)

要实现上述目标也绝非易事,要想成功必须坚持和实践「三个创新」。首先是范式创新。与历史上其他海权大国的崛起不同,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手段的最大特殊性,在于其追求的海洋控制的有限性和对军事力量应用的极大克制性。中国海权的兴起将意味着世界新型海权发展模式的成功,中国海权的发展也是世界海权理念的革新。

中国海权的发展离不开海上力量的建设。中国仍需要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去确保其和平利用海洋、参与海洋事务的必要权利。这种权利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发展海权的基础。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方式是和平的,目标也是有限的。中国的海上力量将是区域重点布局,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维护中国的利益,在相对无限的空间范围内提供国际公共物品,承担应负的国际责任。就战略手段而言中国将主要依靠外交、经济和海上军事力量三大支柱手段,实现其所界定的战略目标,这三大手段是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倚重互相支持。

二是技术创新。海上和平崛起的范式下,中国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全方位的综合进步,是一种和平发展与和平竞赛技术创新。中国要成为世界海洋强国,就必须解决科技创新不足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

三是制度创新。海权国家生产了塑造海洋秩序、捍卫其海洋活动的一套话语体系,即海洋叙事每个时代的国际体系中必有一套关于「海洋与海洋所有权」的规则。

▲解放军052C飞弹驱逐舰「长春舰」。(图/翻摄自大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

与传统海权以制海权为焦点有所不同,现代海权的核心是「秩序」。英国与美国长期主导世界海洋秩序的原因有很多,但制度创新无疑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的机遇就在于,国际上博弈了四百余年的海上开放与封闭、自由与主权原则,正将走向一个新的平衡。而中国兼具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随着中国走向深海远洋在自由原则上,与美国的共同利益和诉求正在快速增多。与此同时,中国在主权原则上,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着类似的遭遇和较强的共鸣。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主张的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和开放包容等原则,就很好地兼顾了自由原则与主权原则的平衡,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海洋秩序的主要价值理念。中国需要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并对这些理念进行好的包装,以尽快形成类似「航行自由」这样的简洁原则标签。当然今后任何国家均很难具备当年英国与美国那样的超强实力,中国也不太可能建立起自己占主导地位的海洋秩序。但中国无疑应该是未来海洋秩序的一个重要参与者,这是中国海权崛起的制度保证。

《完整论文请点此》

▼一带一路地图。(图/翻摄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