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全方位改善中南部臭氧问题不停歇

近日民众关切中南部地区臭氧议题环保署再次说明,经积极推动固定源、移动源以及逸散源等全方位改善措施,中部、云嘉南高屏地区臭氧(O3)浓度降幅已分别达15%、10%及14%;其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高屏地区臭氧在110年已符合空气品质标准,挥别长达30年的「三级防制区」改列「二级防制区」。

民间团体最近在下风处的高雄林园屏东潮州臭氧浓度监测数值偏高,指责中南部地方政府空污防制执行不力一事,环保署特别提出科学事实予以反驳,以还地方政府公平。该署强调,在冬季东北季风时节,位在下风尾流区的高屏地区,除承担自身污染外,同时也受到上风县市的污染影响,因此中南部县市的臭氧监测结果的确劣于全台。另透过国外卫星资料显示,过去近10年东亚地区人为排放量增加,造成背景空气中臭氧呈现上升趋势,亦为不争事实。例如外岛地区马祖金门监测站历年臭氧浓度约在39~44 ppb,比本岛27~35 ppb约高10 ppb左右;又依空气品质模拟显示,台湾本岛臭氧浓度受本地排放影响占20%,而受台湾以外排放影响则高达80%,两者皆明确显示:我国臭氧问题主要受到境外传输所掌控。

环保署强调,虽从科学数据显示我国臭氧问题受境外所影响,但中南部地方政府仍已尽力执行空污防制工作以减少自身污染排放,并非外界责难的执行不力!其中包括自104年起执行「14+N」空污防制策略、空污防制行动方案等,于近3年积极推动的固定源共减量34,778吨,减量约22%,而中部地区(中彰投)减量约14,333公吨,减幅约27%,云嘉南地区减量约6,408公吨,减幅约14.5%,高屏地区减量14,037公吨,减幅约23%。另外移动源老旧大型柴油车淘汰部分,中彰投地区淘汰10,516辆,占全国24.1%;云嘉南地区淘汰7,445辆,占全国17.1%,以及高屏地区淘汰9,353辆,占全国21.5%,其中高雄市已连续4年淘汰数量居全国第一!以上三区共同减少老旧柴油车占全国62.7%。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跨县市共同执行下,中部地区臭氧年平均值由102年109 ppb 降为109年93 ppb(改善幅度15%);云嘉南由109年106 ppb降为109年95 ppb(改善幅度10%)以及高屏地区由102年119 ppb降为109年102 ppb(改善幅度14%,如图)。特别是高屏地区臭氧在每2年1次的检讨中,近30年一直被归列为不符合空气品质标准的三级防制区,然而在109年依照106-108年监测资料再次检讨后,首度低于空气品质标准浓度,因此环保署于110年1月1日起将高屏地区改列为二级防制区(符合空气品质标准),更突显高屏地区在空气污染改善的成效。

针对台湾未来臭氧改善工作,环保署与地方政府并未因此停歇,将继续依据「空气污染防制方案(109年至112年)」与地方政府联手,从固定源、移动源、逸散源及综合策略等4大面向推动27项措施,包括国营事业空污减量、锅炉管制加严特定行业别排放标准、管制燃料成分及混烧比例船舶航空燃油管制、河川扬尘防制、老旧柴油车汰换及有害空气污染物标准等政策,多管齐下防制细悬浮微粒(PM2.5),并积极管控臭氧前驱物质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之排放,以全面改善空气品质,维护民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