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暴起暴落 涨100%跌剩10%
由于天气变化和人为炒作,大陆中药材市场价格最近两年如云霄飞车,有些药材价格甚至只有最高价位时的五%至一○%,冲击整个中药材产业秩序,很多人血本无归,呼吁政府建立市场稳定机制。
老张在河北省安国市药城大街经营中药材,对两年来的变化感触尤深。二○○九年,他看好怀山药(又称白山药、怀参)价格,从每公斤不到四元(人民币、下同)一路飙升到卅多元,去年更突破每公斤五十元大关,让他大赚一笔。
今年初,老张一口气买进五公吨怀山药压在仓库。没想到,中药材行情连月下挫,十一月初安国市场的怀山药统货价跌至每公斤十二元,囤者叫苦连天。
据《新华网》报导,中国最大中药材集散地安徽亳州,同样深陷泥淖。去年二月,白前(又名水杨柳)的市场统货价每公斤约十至十五元,去年十二月涨至卅至卅五元。
当时很多经销商认为涨势到顶,不料今年五月的白前价格破百,七月更冲到二百零十元。由于供给过量,九月的白前价格迅速跌回去年底行情,十一月市场疲软,亳州市场的白前统货价重挫至最初价位。
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数据,去年全国市场五百卅七种中药材有八四%涨价,涨幅超过一○○%的品种高达九十六个。直至今年上半年,中药材的涨势未见消退,下半年却出现「峰回路转」。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凡礼说,中药材上涨原因之一,是受天气影响而减产或绝收,但更重要的是「投机资本的囤积操作。」政府一旦查处,价格随之下挫,「目前走势基本符合中药材价格三年一个周期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