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4个关键字 看懂汽车自动驾驶是神话 还是噱头
▲自动驾驶俨然成为车坛新显学,究竟这「神奇」的科技是如何运作?(图/翻摄自网路)
「自动驾驶」一词越来越常出现在新闻版面上,无论是哪家车厂又完成创举、抑或是与事故有所牵连,都为这项新兴科技增添几分神秘色彩,究竟让车坛为之疯狂的自动驾驶,在技术上是怎么做到的?
一般人在进行「驾驶」这项工作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眼观四方」,所以对自动驾驶车来说,第一要素就是要有「眼睛」,了解前方与自身周围的交通状况后,才能顺利进行驾驶动作决策,在自动驾驶车上常有数不清的感测器,但大致上会有以下几种:
1.摄影机:安装位置多半在前挡风玻璃上,主要用来取得前方车流状况,以及道路变化、标线、号志与标志等等,某些车厂会使用双镜头,来达成类似人类双眼的立体效果,另外加上红外线后,更能够「看」见人眼所无法看到的物体。
▲随着科技进步,原本体积庞大的感测设备,也可整合到车身内。(图/翻摄自网路)
2.短距雷达:所谓的短距是与太空应用相比,但实际上还是有百公尺的距离,车用雷达一般采高频短波设计,目前也有结合雷射的方案,安装位置大多在水箱护罩上,用来精确侦测与前车的距离,除了视距范围内的车辆外,已经有车厂正在开发能「穿越」前车的长距雷达--说穿越可怕了点,实际上是透过地面反射雷达波,来达到穿透的效果。
3.环绕雷达:与专注长距离的短距雷达相比,环绕雷达主要是负责搜集周遭360度的状况,就好比人类驾驶需要后视镜一般,以防在变换车道、或交叉路口时发生意外。
▲各种形式的雷达,可负责搜集不同方向与距离的资讯。(图/翻摄自网路)
4.GPS与图资:在美国军方开放民用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后,GPS的精准度早已大幅提升,不只能帮助车辆了解自己所在的正确位置,也能透过图资先一步掌握前方路况。
有了眼睛后,也要有「手脚」才有办法操控车辆,拜科技进步所赐,现今的车辆大多改采电子转向系统及电子节流阀,再加上电子煞车系统,无论是加速、减速或转弯,电脑都能下达指令给这些元件去执行。
而电脑的角色,当然就如同「大脑」一般,接收外界讯息后、经过处理分析判断、然后下达动作指令,在下一篇专题报导中,将探讨电脑是如何运作、又有哪些问题是电脑无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