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注册入学”治高职单招乱象
报名多次均未成功、考试时系统崩溃、考后查不到成绩、成绩没出来即收到了几所高职的录取短信……近日,陕西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以下简称“高职单招”)问题频发,对此,有人感叹“陕西高职单招可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无独有偶。2016年、2017年、2020年安徽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均出现考题泄露的违规现象,而且作弊者都是使用手机QQ上传考试卷子,并传播答案。
目前,高职单招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但是,这一国家考试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正面临挑战。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高职领域人士反映,有些地方高职单招成了“放水的考试,混乱的招生”。
按照国家的整体部署,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在高职院校整体招生任务繁重的档口,高职单招政策该如何变革?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没有成绩也可录取
高职单招,也称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前考试等,指高职院校针对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及社会人员,在高考前单独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和划线录取的考试招生方式。
目前,高职单招普遍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5月21日,陕西省举行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陕西省镇巴县职业中学的洪同学回忆,自己当天上午9点50分到10点40分参加了文化素质考试,系统显示提交成功。11点10分开始第二场考试时,考试系统突然崩溃,随后考试被取消。
当天,陕西省高职分类考试校际联考办公室(以下简称“联考办”)发布通告:“因高职分类考试校际联考机测系统故障,现决定5月22日至23日校际联考暂缓进行。”5月23日,陕西省联考办再发通告:“未能正常参加测试的考生,依次顺延至5月27日至29日,仍按原先预约的时间段和考点院校参加测试。”
洪同学于5月27日补考了职业技能测试。在6月1日查询成绩的时候,洪同学在高职单招考试系统上查询不到文化素质考试成绩。洪同学十分担心没有成绩导致学校无法录取。于是,他到汉中市教育局、陕西省教育厅等单位四处询问,却没有得到明确回复。
参加单招考试的西乡县第二中学的王同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王同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仅自己当时考试的考点,就有60多名同学查不到成绩。王同学先后联系了单招考点负责人和陕西省联考办,考点负责人表示,他们只是提供考场不负责系统,陕西省联考办则无人接听电话。
目前,王同学和洪同学都已被陕西省的高职院校录取。为何考生没有成绩也可以被录取?6月4日,陕西省联考办发布了“关于部分考生计算机测试成绩查询有关情况的说明”,其中提到“所有已完成计算机测试的学生,只要符合所申请报考高职院校的录取条件,都能被相关招生院校录取”。
在陕西某高职院校任职的李明分析,这和生源不足、部分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形同虚设有关。他透露,陕西省高职院校有9万的招生计划,只有7万考生报名。
李明还提到,今年陕西省高职单招录取程序混乱复杂。李明介绍,每位考生可以报考多所院校、多个专业,高职院校按照分数由高到低录取报名本校的考生。这样一来,李明分析,同一批高分考生,可能被其报考的多所院校同时录取,反之低分学生“无人问津”。但在系统显示录取结果之前,院校不知道录取了谁。
不只是陕西高职单招混乱无序,安徽省高职单招也被曝出多次泄题。
5月31日上午,安徽省举行2020年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在一个有58人,名为“171班群”的QQ群内,一名群成员在考试进行时,陆续上传18张(存在重复)疑似手拍的数学、英语、语文试卷,随后群成员将选择题答案发至群内。
安徽省考试院发布通报称,考试上午结束后,省考试院接到考生举报,反映安庆某县考生考试期间利用微信向外传送考试试题图片,涉嫌作弊,目前公安机关已锁定相关当事人。安徽省考试院将依据立案查处情况,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单位和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坚决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维护考试的公正性、严肃性。
记者检索发现,2016年、2017年,安徽省在举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中均出现考题泄露的违规现象。据安徽省考试院通报,这两起泄题事件都是在QQ群上传考试卷子,并传播答案。经调查后,有关部门对考生及相关考务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
生源不足与无奈之选
高职院校推行分类考试制度由来已久。2007年是高职单招元年,教育部批准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4省共计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率先进行单独招生试点。此后,高职单招范围逐步扩大,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扩大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内高职院校。
到了2015年,单独招生的规模大幅扩容,有的省市只要申报即可实施,可以面向高中生、中专生及社会人员招生,一些地区单独招生比例不少于本校在当地招生计划的50%,单招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
陕西某高职院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赵桢表示,近年来,该校通过单招录取的学生占比达60%以上,招生以“三校生”(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为主。
问及为何要参加高职单招,多名学生均表示因为自己成绩不好。王同学说,他是从高中班主任那里得知高职单招这条路,班主任表示,“就算考得再差也能被录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了255分的王同学,和家长商量后决定参加高职单招,“有学上总比早早进入社会强”。
单招考试的内容远比王同学预想的简单,“老年人不能看动画片对不对”,这一判断题让王同学印象深刻,他觉得考题很搞笑,“这么严肃的考试怎么会考这样的题”。
“王同学的经历反映出高职院校生源不足,单招考试流于形式的问题。”赵桢表示,正因为生源严重不足,由此衍生出了高职单招过程中的诸多乱象。为了抢生源,部分高职院校雇佣第三方机构进行虚假宣传;有些学校会设置一些“门槛”,给予招生优惠、好处费等才能进校宣讲;还有高职院校和企业达成合作,请企业员工虚假报名,以此完成招生计划。
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资学院副教授袁潇长期关注高职分类考试制度,针对高职单招乱象,她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部分民办和地理位置不佳的高职院校吸引力不足;部分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条件不足,存在违规招生、虚假宣传的现象;部分高职院校和普中高中、中职学校的招生对接机制存在问题,招生信息交流不畅。
探索“宽进严出”的培养模式
“我十分支持高职院校单招的考试招生方式。”但是袁潇也表示高职单招急需变革。她认为,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应该推行与类型教育相匹配及与普通教育并行的、独立的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人才选拔模式,构建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的教育体系。
就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问题,袁潇认为,可以构建新型综合高中办学模式,引导普通高中生合理分流。此外,高职院校应扩大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重视非传统生源的招生,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可免予文化素质考试。
袁潇建议构建分类、灵活多元的“职教高考”模式。在考试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核方式,针对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非传统生源群体可以组织单独招生,分列不同招生计划,免予文化素质考试,通过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进行考核;从录取程序上,高职高专录取批次不应该放在本科录取批次之后,而应该试行高等职业教育单列批次录取学生;从考试时间上,应独立于高考,各省一般可提前至每年的5月底或是10月底以前完成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工作。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吴一鸣认为,招生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农民工、下岗工人、退役军人等群体,是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应更加聚焦的重点人群”。
从实际招生的情况看,高职院校扩招的主要生源也正是社会人员。据报道,2019年,除了应届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非传统生源”约52万人,占高职院校总扩招人数的近一半。
吴一鸣建议,高职院校应精准摸排重点人群信息,精准提供扩招学习机会,推动高职扩招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整合教育、培训、就业等方面政策资源,在各级政府“过紧日子”的大前提下,创造条件确保高职扩招入学学生生均经费拨款及时、足额到位,为学生“进得来”“学得安”和学校“装得下”“教得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彻底打破考试这一形式,高职院校招生应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给出了这样的改革方案。
根据刚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万人,其中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约为483.6万,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1.6%,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熊丙奇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应逐渐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既能满足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又可以让高职灵活招生。
熊丙奇认为,高职招生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的同时,必须保障培养质量,实行“宽进严出”,即不管是谁来申请入学,入学后可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但执行同样的培养标准要求,达不到培养标准要求者将被淘汰,不能毕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