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语言 刘德海实力超群
在外交系任教20多年的经验,政大外交系教授,也同时是政大国际合作事务处国合长的刘德海对语言有深刻体认,他认为,「语言是国际化的根本,也是小国竞争力的关键。」
特别是,在他专长的国际关系、比较外交政策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学术领域里,他敢骄傲的说,放眼两岸会四国语言、又会经贸、政治、安全、国际关系的,「就放马过来!」
刘德海,大学读的是韩文,同时也修日文,又留学美国,加上母语中文,语言再加上学术专长,在两岸要找到拥有像他一样条件的人,他相信「应该不多。」
事实上,刘德海不只是自己会多国语文,他两个儿子也不遑多让。两个儿子分别专攻越南文与德文,同时,拥有很好的韩文、日文的听力。
这当然与刘德海同时会韩、日文有关,不过,他说,主要还是因为太太是学日文的,所以,当两人在家里想要说些不想让儿子们听的悄悄话时,他俩就会说他们的共同语言「日文」。
结果,两个儿子,一个喜欢韩国,一个不喜欢,刘德海说,主要还是因为主攻越南文的儿子到越南碰到的都是韩国人,相对的学德文的儿子,到欧洲碰不到多少韩国人。
然而,即使像刘德海这样一家人会多国语言,他还是觉得,跟韩国一比,在语言这一项,就很容易被打成平手。他说,这几年韩国特别强调「G2(中文、英文)」都要好,G2加上母语韩文,「这起跳,就是3种语文了。」
长期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刘德海也发现,韩国人会日文的也多,因为语系的关系,韩国人学日文也相对容易,也因此近几年,日本企业开始喜欢任用会多国语言的韩国人。
他说,这是韩国赢日本的地方,因为日本的翻译市场太发达了,也进一步的害了日本,让他们没有那样急迫与压力去学习外语。也因为有这样的发现与体认,刘德海在学校教学同时也经常鼓励同学在英文外,要再多学1、2种语文,「全球化的时代,一定要会多国语文」,他说,「3种以上,也只是和韩国平手而已。」
当然,语言虽然是根本,也是竞争力的关键。刘德海说,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专业背景为基础,有专业再加上语言,在全球可自由移动的国际化时代,也就会比别人多拥有可发挥的空间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