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与领导者格局之探讨

作者刘性仁

近年来,随着台湾民主发展,台湾整体已经形成负面陈述及不要OOO的表列方式,全盘否定论及反对杯葛处处可见,举凡内政如核四等公共议题,或是涉及两岸间的相处模式,对于两岸现状,一切都以消极的方式来应对,这与台湾社会氛围及民众志气有关,更和台湾整体的实力、竞争力及筹码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被环境消磨掉斗志积极性,面对挑战及议题,群众运动也只是消极性的反对,而缺乏积极性的建议方案;面对台湾整体内外各项议题,夹杂台湾选举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台湾整个社会都是以「不要」及「反对」为主轴,我们却很少听到积极性的替代方案,台湾社会并不缺乏公共讨论与论述的空间,而名嘴及媒体整天在型塑刻板印象及偏见,更常出现与事实不符、先批再说的情况。弥漫着民粹及理盲风气,一股乡愿困住台湾的发展,大家都只想到选举,殊不知即使胜选后成为领导者,台湾也已经远远被抛在后面,落后其他国家或地区,各种面对全球化后的负面效应一一产生,被边缘化的命运及自我消耗筹码及丧失利基,苦的是民众,特别是青年世代。

此时的台湾并不欠缺批评,而是负责任的坦诚告知,即使是难听的实话也比虚伪空洞谎话来的更有价值;我们无法正视所处的危急地位,也无法体会出被消耗殆尽的公权力及被批判成体无完肤的体制,台湾剩下的是不被人民相信的政府及有如纸老虎般的公权力,当面对社会运动及群体抗争,无论是在立法院或是在街头,抗争的议题及重要性已不再被讨论,而只是陷于对立和冲突情境当中。

两岸关系来看,面对复杂困难、不利于台的情境,因为无法突显台湾的优势而只是不断曝露出台湾的缺点,我们没有发挥台式民主的正面积极性意义,反而使民主蒙上阴影。面对不利于我们的国际和两岸情势,平心而论,我们能发挥的空间和可创造的影响力十分有限,故我们往往只能以消极性的维持现状(即不统、不独、不武的原则)来处理台湾社会共同面对两岸问题的举措,在各项两岸事务性议题来看,即使有突破,但也受限于台湾朝野及利益团体的反对而变得有限,总是找不出主动出击及创造两岸议题的能力,而只能不停地原地踏步。

从民共交流及与取大位民进党英文的论述,更可以看出其消极性与逃避性,民进党总是陈述不接受一个中国、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马政府所洽签之两岸各项协议,没有两岸监督条例,也没有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涉及法律及不涉及法律之审查和备查做交代;民进党也不敢公开喊出究竟要的东西?包括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具有一个合时合地合身的台湾新宪,想要追求台湾主体意识,做到真正当家作主,但却又不敢大声负责任地向民众说清楚、讲明白,而只是建构批评既有马政府的一切,靠批评而取得执政权;「不要」与「否定」我们常常听到,却很少听到负责任的坦白承诺,即使不可行,但起码从正面的角度积极论述。

偏偏台湾社会也陷入反对成为惯性常态,很少有正面积极的主张,非核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但其替代方案究竟是甚么?对现行宪政体制不满意,但却无法找出朝野都能勉为接受的宪改方案;面对国家认同、两岸关系。经贸发展等一切攸关民众生活的议题,我们听到太多反对及不同意见的声音,但欠缺沟通说服与论理的能力,使得台湾永远陷入反对及冲突的局面。

面对公共建设与各项政策,反对大巨蛋、反对航空城、反对台湾塔、反对BRT、反对……永远都是反对。台湾永远都是不要。反商及阶级对立,对于官二代的不友善,都只是表达立场,处理不了矛盾;面对经济与发展、面对左右路线的选择、面对世代差异,台湾似乎找不出一套正面的因应之道、倘若台湾朝野、官方与民间继续是这样的风格来处理一切问题,恐怕就算最后胜选了,也只是成为一个空虚的台湾领袖,一个筹码与优势越来越少的台湾,实在不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选举的功效已经发挥至极大化,但选举所造成的撕裂与分裂、对立与仇恨的伤害,我们却没有有效的处理。对于不会宣传、不够世故、手段不够纯熟的政治人物就被外界唾弃。

总之,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最好疗效,台湾选举政治的极大化就是产生台湾领导者,我们深切希望台湾领导者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格局,从发展的角度替台湾找出长治久安的存活之道,而不是夜郎自大、短视近利,只会以负面的表述方式来表达态度,而缺乏具体的正面应对之道。台湾不缺批评,缺乏的是批评后的后续,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或许台湾选民并不会逼迫蔡英文更清楚明确地阐述「维持现状」的内涵,但如何找寻与大陆协商的锁钥及基础?恐怕不是等到胜选后才来思考,这对民众并不公平,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最后台湾王的格局及气度,就看台湾民众的要求与期盼。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