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起薪仍2万 中天生技董事长路孔明:代工思维

台大校园征才博览会。(图/记者季相儒摄,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大校园征才」是企业征才的指标性活动,在5日举办的活动涌入275家厂商,提供超过2万个职缺,是历年来最多。但台大学生社团新闻社浊水溪社、大陆社等,却在校门口抗议台湾青年低薪过劳问题,中天生技董事长孔明也在致词表示,代工模式造成35年薪资都不改变,低价的促销手段更是压缩的商业模式

路孔明在「校园征才暨产业趋势展」开展典礼致词时提到,他1979年毕业起薪2万元,但工作2、3年薪水就提高到3、4万元,但现在台湾就业市场,起薪2.6万或3万元,「35年来台湾薪资都没有变」;过去的电子代工模式,让经济主导权落在品牌厂商手上,台湾只能靠勤奋压低成本,只付出劳力不创新,薪资当然不会成长。

路孔明说,35年前菲律宾还是很富有的国家,包括亚信集团郑周敏企业家都是菲律宾来台投资华侨,但菲律宾现在只能靠输出外劳赚取外汇,是因为没有跟上电子产业;可是跟上电子产业的台湾,却没有「创新」,代工模式做了30年,等勤奋优势不再、廉价劳力优势不再,薪资只会越来越低。

除了代工思维,路孔明也认为低价促销的经营模式,也是压缩薪资空间的帮凶,「饮料一瓶25元还买一送一,玻璃原料、运送成本不用钱吗?」这种获利模式走薄利多销,却是压缩供应链得来的成果,「一个产业决定一个世代」,获利低薪水就低,薪水低又减少消费,消费低又影响获利,这才是低薪的根本问题。

路孔明指出,台湾产学合作的防弊机制,造成生技产业无法发展;3年前台湾在生技新药研发上还领先中国10年,但中国为了鼓励新药研发,研发者在专利转移后,所持技术股不得低于7成,避免个人研究成果被机构吞掉,让研究人员更愿意投入研发;但在台湾,研发者只分到4成,很多教授又因为介入产业而「被外界骂到臭头」,根本没有动力创新,让台湾无法累积转型能量,「没有创新,怎么会有价值?」

▼台大校园征才博览会。(图/记者周康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