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级警戒满月/万华街友「吃饭喝水」都被检举 真相:250人仅1染疫

记者罗志华黄宥宁/台北报导

「一般人在家不怕脱口罩,但街友起居在外,分分秒秒都承受着压力」,在北市万华地区扶助街友多年、「芒草心」创办人张献忠表示,同样在疫情中受害、失去工作的街友,在万华被污名化下,成了被重度检讨的一群、甚至连吃饭喝水,都可能被检举没戴口罩,访谈中他更揭露「部分租屋街友不敢回家、宁愿睡路边」的疫情惨况

▲「芒草心」创办人张献忠扶助万华街友18年,本次疫情争取大量物资纾困,也期望社会能多理解街友的处境。(图/记者黄宥宁摄)

虽在媒体渲染、官员补刀下,万华一时间污名化成了「防疫破口」,但在三级警戒前,民间团体早已展开行动,扶助街友的公益团体「芒草心」,在张献忠及同仁奔走下,为街友争取到不少物资,疫情期间相较以往,配送的食物袋里多了口罩、防疫小卡过程中也不时宣导防疫观念

张献忠表示,以往挂帐制度(先去看医生,社会局结帐)解决了街友的医疗需求,但现在医院降载,就医较为不便外,街友搜集资讯的能力,也不像一般民众这么发达,芒草心在配发物资时,另一项重点,就是要补足他们的防疫资讯,并协助符合条件高龄者施打疫苗,万华地区约250名街友,在他们的关怀下,几乎没传出确诊案例,仅有1名因从事清洁工作遭感染,目前也已经康复

中正区忠勤长方荷生创办的臻佶祥食物银行,本次呼应张献忠的扶助行动,提供大量即食物品。(图/记者黄宥宁摄)

张献忠分析,街友虽看似无所事事,其实之中有工作的高达7成,但大多属阵头、派遣、临时工非典型工作,民众看到商家歇业店面空租不断,但在限制群聚的现在,街友也是本波失业潮的受害者

而在疫情下,户外的街友有变多趋势,张献忠指出,部分街友会以网咖、速食店为据点,但如今娱乐场所关闭、店家禁止内用,他们也只好流落街头,更糟糕的是,有些在辅导后自立租屋的街友,在疫情延烧下「不敢回家」,又回归了户外生活

▲万华的凉粉店铺,目前将空间作为物资转运中心使用,并持续在网路募捐。(图/记者罗志华摄)

「万华有许多租金便宜的房子,大都是多间雅房在同一层、共用卫浴的格局,拥挤的居住环境下,一人确诊整层遭殃,本次万华群聚,就有部分是这样的状况」,张献忠苦笑着说,一位认识的街友本来有租房子,某天看到他又睡在街上,对方无奈表示,租屋处有人确诊、他失业也没钱住旅馆,干脆回到街头。

张献忠起初在社会局服务,后来创立芒草心,扶助街友逾18年间处处有故事,采访当天我们站在万华社福中心外,他随手一指对面巷口,说当初就是在这,与一位参加清洁队的街友聊天受到启发,才促成后来让街友打扫宽度6米以下街道的「以工代赈」。

▲张献忠长年扶助街友有多项事迹,其中促成街友打扫街道的「以工代赈」,就是从万华社福中心对面的巷口开始。(图/记者黄宥宁摄)

除了训练街友做导览员、开办街友生活体验活动,替他们争取赚钱机会以外,张献忠也注意到了街友中的少数族群女性」,「女性街友除先天弱势、容易受欺负外,也被忽视得相当严重,捐赠物资中的女性用品相当少见内裤更几乎只有男用」。

▲芒草心团队时常在万华地区发放物资,过程中也不忘宣导防疫观念、提醒戴口罩。(图/记者黄宥宁翻摄)

张献忠一方面扶持街友自立,另一方面也希望替他们与社会沟通,本次疫情街友受歧视的状况,他并不意外,「以前SARS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说台湾,全世界都一样,因为他们生活的型态,跟一般人差得很多,因为不熟悉,所以恐惧」,这一路走来的坚持,让人好奇他执着的动机为何,他淡淡地回应道,「我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只是看到问题,就想解决问题而已」。

生火了!连我妈都用到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