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女肩膀痛到睡不着 诊断出「旋转肌袖破裂」

医师谢文统提醒,平时需保持肩膀的活动性,适度做肩部伸展运动,避免同一个姿势维持过久,不宜反复拿擡过重之物,造成肩关节慢性伤害。(新竹台大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新竹1名65岁林姓妇人本身经营餐厅,最近因右肩有疼痛问题赴诊所就诊,但休养复健后仍未改善,甚至晚上睡觉时会因疼痛导致睡眠中断,林女于是至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肩旋转肌袖破裂,与医师讨论后决定接受微创关节镜旋转肌修补手术,术后经复健治疗,生活品质大幅改善。

林女因经营餐厅常需搬擡重物,且患有糖尿病多年,最近几个月右肩有疼痛问题,并至诊所就诊,X光片显示无明显骨折,经过数星期休养及复健后,右肩疼痛问题仍未改善,向后转时碰不到背部,造成穿脱贴身衣物极不方便,睡觉时无法面朝右边侧睡,甚至有疼痛致睡眠中断。

林女于是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经医师仔细的评估及后续核磁共振检查后,诊断为肩旋转肌袖破裂,讨论后决定接受微创关节镜旋转肌修补手术,术后经过数个月的复健治疗,她的右肩活动度几乎回到正常角度,日常生活及工作均可自理,睡眠也大幅改善。

新竹台大分院骨科部医师谢文统指出,旋转肌是肩膀肌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棘上肌、棘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4条肌肉,在平衡、姿势和运动控制中扮演关键角色。旋转肌袖破裂症状为肩膀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度均下降,主要影响为主动自行擡高的动作,被动辅助之下的擡高的动作较不会受到影响,并通常伴随三角肌、颈部疼痛及夜间影响睡眠品质之情形。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面临旋转肌问题,如僵硬、疼痛和功能障碍,谢文统说明,对于轻微的旋转肌撕裂伤或微小破裂,专业的复健及物理治疗师扮演关键角色,可透过详细的评估和个人化的治疗计划,指导病人有效的运动和伸展,减轻旋转肌的紧张感,同时提升力量和稳定性。

谢文统也提醒,复健过程的关键在于渐进性和耐心,病人要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伸展来强化旋转肌,同时学习正确的姿势和身体机械运作方式,需要病人主动参与,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复健效果不佳,或者是达到中度亦或是重度的断裂,则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或重建。

谢文统说,微创关节镜旋转肌修补手术透过小切口和微小摄像头,医生可以进行精确的手术,修复受损的组织,能够最小程度地侵入病人的身体,减少手术后的疼痛和康复时间,且由于手术伤口较小,对于组织破坏亦较小,且关节镜手术伴随着大量冲水,大幅的降低了感染的机会,对于糖尿病患者更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