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新老师要来家访了!这些"雷区"不要踩

前两天,一位幼升孩子家长说,最近正在家里“赶工”,赶什么呢?妈妈忙着买了很多整理箱,把家里客厅里、卧室里的毛绒玩具都收纳起来,再将书架上床头孩子的绘本书籍理理齐,因为——新老师要来家访啦!

对于小一新生来说,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而如何与新老师、新同学交往沟通、留下好印象,不妨就从即将到来的?“家访”环节?开始,好好表现吧。

有些家长和孩子会对新班主任家访有些忐忑,直呼“比考试难”,其实大可不必忧虑,班主任家访的环节,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家庭教育理念,以及知晓孩子的兴趣特长缺点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学习,也是消除孩子陌生感幼小衔接焦虑的好途径。所以,这是一个家校互相了解的过程,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就好了。

这些天,也提醒家长,注意手机来电提醒,别错过了老师的电话。

从七月下旬开始,沪上部分区如徐汇静安区小学已启动新生家访,一起来看看老师和家庭成员都做了哪些交流

静安区一位家长分享,老师已于上周六来家访。老师问了小朋友有哪些兴趣爱好,看见爸爸戴眼镜,也关心了下孩子的视力情况。老师具体了解了孩子暑假里做了哪些幼小衔接的准备,知晓孩子在培养习惯、读绘本上的成果,夸了孩子:你这个暑假很充实啊!

而后老师与家长作了交流,布置了以下几件事情:

1、小朋友要学会跳绳,现在体育老师抓得很紧;

2、8月26号是返校日,家长可以去看看接送等候的位置;

3、小朋友可以想一个一学期或一年可以实现的小愿望,开学时候说。

同时,老师留下了两本教育读本,关照孩子和家长可以一起读一读入学准备的注意事项。老师没喝水,也没吃水果,10多分钟结束了家访。

另一位徐汇区的家长反馈,老师家访时交代了一下幼升小的学习习惯,需要准备的物品上学后的基本作息情况等,家长有什么疑问和不清楚的也可以提问老师,基本半小时结束。

家访,是新班主任、新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最直接渠道,面对面与学生、与家长零距离沟通,交流会很直接。

首先,老师主要会了解下学生家庭成长的环境、家庭成员组成、上学放学的接送情况等。

其次,老师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庭的教育理念,可能会与孩子沟通下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尤其在作息制度行为习惯上,会对孩子的课堂纪律作业方式提出要求。也可能会了解下孩子的兴趣特长、在家的表现等。

然后,老师可能会给孩子介绍下即将迎接的校园新生活,幼小衔接中过渡时期可能碰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有些家长在交流过程中谈起,担心自己零起点入学的孩子会不会跟不上,实际上现在新一年级的孩子都会有入学准备期,在8月下旬和开学的一个月内,老师会着重引导孩子尽快适应小学节奏,学科任务都不会很重,反倒是行为习惯、作息习惯等会更为强调。

哪些因素让印象“减分”和”加分”

在与新班主任沟通过程中,家长应避免以下几种极端情况:

一是把自己孩子夸得花好稻好,“我们在XX机构上的都是尖子班”,“孩子的词汇量已经好几百”,“英语通过了XX考试”,“我们上过电视台……”家长眼中的这些荣誉,其实并不是老师关心的,后期孩子的实力会真正在学习生活中显现出来,老师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二是对孩子没有信心?,比如过分唠叨孩子的缺点,在某某方面不如人家,零起点没有提前学知识会不会落人后。这些给自己“减分”的话可以少说为妙。

三是滔滔不绝,把自己的经验说给老师听。“我知道XX学校的教材,我们要不要也去搞一套”,“老师你应该这样教导孩子”,家长切勿盲目自信自傲,把自己的一套所谓经验摆出来“教育”老师,或是拉着老师聊天一聊没个完,这些都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

总之,家访时家庭成员需做到热情、不卑不亢、善于交流,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即可,切勿扭捏做作,反倒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要不要送礼

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家长有点纠结,小编也收到过家长的询问。在这里,我们想说,在以往对历年家长的调查中,大部分的家长表示,不会在老师家访时送礼。

小编也了解到,沪上不少小学明确提出家访时,教师不收取家长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事实上,绝大多数老师都明确表示家长送礼没有必要。

新生家访本是教师的正常工作,本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家校互动,把这样的过程太“功利化”,看在眼中的孩子们会怎么想。采访中有不少家长表示,如果真的要对老师表达敬意,那么开学后马上就是教师节了,不妨由孩子亲手画一张贺卡,或者DIY一份小制作送给老师,表达的也是满满的情感

综上所述,家长和孩子可以以轻松的心态来迎接“家访”这件事,表现出最自然的状态、最大的诚意就好,这也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