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没有满汉全席「108道是演绎」 前三等「不是活人吃的」
▲稻乡饮食文化博物馆模拟1977年香港国宾酒楼满汉全席场景。(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满汉全席是民众对清代皇室的饮食想像,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表示,没有「全席」,只有满席与汉席,而且108道菜是演绎的,实际上没有那么多。
北京故宫今年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特展」,让民众除游览故宫皇家建筑外,也可以了解昔日皇宫的年节习俗,而策展人任万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表示没有满汉全席。
她指出,事实上只有满席与汉席两种,满席分成1至6等,前3种都不是给活人食用,而是皇帝祭祀过世父母亲时的祭祀宴,只有第4等席才是在太和殿举行的最高等级国宴。
任万平说,满席是在皇宫里举行,汉席则在宫外。满席又分成饽饽宴与酒席宴两阶段,而第4等级满席一般是皇帝过生日、或是结婚才会举办。汉席则像是皇帝到太学讲学后宴请,或科举考试结束后为新科进士举办的琼林宴。
至于满席的菜色也因等级而不同,例如白色印子(方形甜点)有几个、每个几两重,每个盘子里放的干果、鲜果有几两,鲜果还要按照季节做搭配。
任万平表示,在春节前后举办满席,要选择能储存的苹果、梨子等鲜果,例如皇帝生日的万寿宴,在春天可能用桃子、秋天用葡萄,但是点心和干果的数量与种类都是一样的。
对于外传满汉全席总共有各式山珍海味共108道菜色,任万平笑着澄清说,「108道是演绎的,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一般就是十多道。
根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记载,宫廷宴席分满、汉席,满席又分6等。一等满席用面120斤。属于皇帝与皇后的丧期之奠,备供馔筵、奠筵、近前馔筵,皆用一等满席。
一等满席定额:玉露霜、方酥夹馅各4盘,白蜜印子、鸡蛋印子各1盘,黄白点子、松饼各2盘,合图例大饽饽6盘,小饽饽2碗,红白馓枝3盘,干果12盘,鲜果6盘,砖盐1碟,陈设高1尺5寸。
1977年11月2、3日,香港国宾酒楼(今联邦酒楼集团)受到日本TBS电视台的委托,以10万港元的价钱,制作一围整个共108道菜的「传说中」的满汉全席。酒楼动用了160多人,花了3个月才筹备完成。而这个过程则由人造卫星直播到日本。由于有些动物已经成为受保护动物,加上部份烹调技巧也已经失传,所以如今再制作一场「传说中」的满汉全席几已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