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道路委外巡查不确实 挨批假路平

台北市委外厂商每4天巡查1次道路,有民众投诉文山区指南路1段33号前出现深10公分坑洞,经过20几天都未修补,遭议员质疑有弊端。(台北市议员王欣仪研究室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台北市每年斥资1.23亿元委外厂商巡查维护修缮道路,规定8米道路每4天要巡查1次,议员王欣仪踢爆,文山区指南路一段33号前出现深达10公分的坑洞,竟20多天未修补,她质疑业者拿钱不尽责,市府也未督导,沦为假路平、真「钱坑」。北市新工处对此回应,将针对个案检讨并加强监督机制。

民众向王欣仪投诉,文山区指南路一段33号前,出现深10公分的坑洞,骑车经过差点摔倒,发现后20多天,坑洞不但没填起来还愈来愈大。但新工处却说是民众搞错了,坚称都有按规定巡查修补,气得王欣仪要求彻底清查结果厂商在今年2月12日至4月13日间漏查7次,修补作业也没有依SOP处理,市府对厂商与监造单位分别开罚2.7万元及5000元。

不仅如此,王欣仪还发现同一路口有另1个坑洞,去年7月、11月的Google Map就被拍摄下来,现在看起来变得更深更烂,不知道已过了多少个4天,这情况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实际道路破损情形应该更严重。

此外,王欣仪调阅资料指出,近半年各行政区8米以上道路坑洞查报修补次数高达2428次,内湖南港情况最严重有979件,大同、松山则不到百件,令人不解道路品质怎么可以差那么大。

王欣仪质疑,业者拿了钱不尽责任,市府也没有做好监督工作,恐怕有包庇、图利厂商弊端,她抨击是假路平、真「钱坑」,上亿元的委外案,市府仅仅开罚业者几万元,根本一点都不痛不痒。

对此,新工处长黄立远回应,已请养护队针对个案提出检讨报告,将会加强监督机制,并请政风单位讨论改善措施。至于各区道路品质差距要进一步分析,1个月内查清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