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地价齐上涨 3.71% 101每坪655万元蝉连地王

台北101大楼公告土地现值每平方公尺198万1000元,换算每坪约655万元,自2014年起连续10年蝉连全市地王。(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2023年公告土地现值业经地价评议委员会评定完成,全市12个行政区皆上涨,平均调幅较今年上涨3.71%,台北101大楼公告土地现值每平方公尺198万1000元,换算每坪约655万元,自2014年起连续10年蝉连全市地王。

据地政局统计,2023年地价作业调查期间(2021年9月2日至2022年9月1日)全市不动产买卖登记案量2万9672件,较前一年同期3万0779件减少1107件,减幅3.6%,受经济景气成长趋缓及利率渐升影响,交易量能稍有降温,终止连续4年正成长。

不动产交易价格部分,调查期间实价登录交易价格呈上涨情形,同期间台北市住宅价格指数亦上涨5.81%,不动产市场呈现「量缩价涨」格局。

2023年公告土地现值调整,经地价评议委员会考量最近1年地价动态及整体经济状况后,评定全市平均调幅为3.71%。全市4812个地价区段中,4666个地价区段(约96.97%)上涨,133个地价区段持平(约2.76%),13个地价区段下跌(约0.27%),全市12行政区均上涨,涨幅最大的为南港区。

南港区在东区门户计划带动下,软体、会展、生技、流行音乐及文创产业等各项公共建设持续推动,加上大型重画及都市更新案的推动,改善整体土地利用现况及城市风貌,平均调幅4.56%;内湖区居次,因内湖科技园区庞大的就业人口,带动区内刚性置产需求,加上拥有碧湖公园及大湖公园等多处公园绿地,居住环境良好,平均调幅4.20%。涨幅最小的是万华区,因受西门町商圈商业活动减弱,地价涨幅较低,平均调幅仅3.02%。

地政局长张治祥说,公告土地现值涨跌主要系反映实价登录动态、土地使用管制及土地利用现况等因素。2023年地价上涨较为明显区段,包括享有一定容积奖励之开发地区、住二山限区整体开发地区、都市计划变更地区及实价登录交易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地区。至于地价下跌区段,则包括观光商业活动受疫情影响的士林夜市部分范围,以及因都市计划变更土地使用管制转趋严格地区。

地王部分,仍由「台北101大楼」稳居宝座,因具全台指标地位,加上商办市场需求殷切,带动地价稳定成长,公告土地现值以每平方公尺198万1000元,换算每坪约655万元,连续10年蝉连地王,居次的「新光摩天大楼」使用强度全市最高,以每平方公尺190万3000元,换算每坪约629万元,位居地后。

张治祥指出,公告土地现值为土地增值税课税基础,属机会税,无交易时对地主不生影响,核实反映市场变动情形,有利于落实涨价归公政策,故2022年台北市率全国之先,公告土地现值直接依调查之一般正常交易价格评定,不再打折,2023年持续维持该项政策。此外,市府近年持续推动精进地价查估作业,建置电脑辅助大量估价系统及编制各项不动产价格指标,让公告土地现值更合理反映区域地价水准与市场动态,促进土地税基更均衡、公平与合理。

张治祥表示,地政局正依据地价评议委员会评议结果,计算全市41万余笔宗地之公告土地现值,各界如需了解2023年公告土地现值资料,可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公告后,上台北地政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