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喂养”出的千亿市场---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春夏时节,不少有猫有狗一族在网络平台晒出自己家猫猫狗狗大量掉毛的情景。黑色衣服不敢穿,家里到处飘毛,粘毛器随时在手。面对家中“行走的蒲公英”,主人们并非真正抱怨,大多乐在其中。饮食方面,各路铲屎官更是讲究,除了大显身手自制猫饭犬餐,大多数铲屎官都会挑选心仪的猫粮狗粮给自己心爱的宝贝。有的铲屎官自己不舍得吃零食,猫的零食堆满了柜子,一个星期三次罐头两次鸡胸肉更是少不了。还有狗狗俱乐部,不少主人会带家里的爱犬参加定期的狗狗聚会,衣饰、美容等各项服务做全套。
2020年,中国城镇犬猫(家养)数量超过1亿只,犬猫分别占据51%和46%。由于猫对陪伴和打理的要求相对较低,更受青年一代喜爱,其数量增速超过10%。在不断增长的都市单身人群中,宠物成为了治愈“孤独”的一剂良方。第一财经的调研数据显示,宠物主往往将宠物看作家人、朋友和孩子,超越了简单的饲养关系。为了这些亲密伙伴,他们愿意付出更多心力。而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水平,让中国居民有能力支持养宠的额外消费。
图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6月8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报告总结了宠物食品消费的重点趋势,并对宠物食品品牌市场竞争情况进行分析。CBNData《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相较2016年增长了近两倍。2010年到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从7.19亿美元上升到67.18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04%。同期,美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从233.26亿美元上升到363.0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4.52%。除了层出不穷的宠物消费品,反映到社交媒体上,这种趋势甚至催生出萌宠博主这一类内容生产者。
图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这群“氪金玩家”是什么群体?在狗粮消费的人群画像来看,他们以年轻的90后女性为主,且二线城市消费占比最突出。激增的养猫人群助推线上猫粮消费占比达54%,首次超越狗粮消费。无论犬猫,高价格段的消费人数增速都更为突出,印证了宠物家庭地位的上升,其中喵星人率先实现了消费升级,线上猫粮的人均消费金额是狗粮的近1.5倍。
图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怎么喂”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怎么养”。作为刚需,在养宠花费中,主粮占大头。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的调研数据显示,城镇宠物主月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中国宠物主整体呈现出中高收入化、高学历化、年轻化等社会特征。他们更讲究科学喂养,也善于学习,这意味着消费者的专业度高于以往。那铲屎官们选宠物主粮的时候都更注重些什么呢?营养食材、适口性、用户口碑、宠物自身状况和品牌知名度成为五大考量因素。不少铲屎官会优先考虑宠物的健康问题,看重成分和配方。第一财经调研数据显示,超六成宠物主表示会关注配料表,他们尤其关注食材是否添加激素、调味剂,以及肉类含量和食材产地,且相较于前两年,低致敏性和高含肉量的无谷高肉主粮线上消费激增。
图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从【在网上跟着种草机买买买】,到【自己看配方营养分析值】;从【喜欢猫咪胖胖的】,到【猫咪要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铲屎官懂得科学喂养。自己查资料,做功课,尽管没有食品科学相关知识,但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宠物主会学习用更专业的方法避开营销陷阱,探求产品的本质——过去,这种类似“成分分析”的做法通常只出现在人类食品和护肤品中。尤其在国货日益蓬勃的现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盲从“知名度”,不再盲目跟风选粮,对国货拥有了更多信心。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MAT2021线上犬猫食品品牌数量达到37000个,其中TOP20品牌的消费占比近四成。国产品牌麦富迪在今年实现弯道超车,超越国际大牌成为天猫宠物食品销量榜单第一名。
图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这群舍得为爱宠花钱的年轻人,越来越青睐国货,且品牌忠诚度很高,他们最关注口碑,其次是性价比、便捷度等因素,也有34%的品牌开始关注品牌产地。那么这些铲屎官们,都会被哪些宣传吸引,从而去关注一个品牌呢?养宠专业知识科普成为品牌联结消费者新途径!除了传统的用户口碑、使用分享、产品创新之外,已有近四成的消费者开始寻求专家的咨询服务。专业知识教育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交流的新方式,帮助品牌建立专业形象,实现双赢。
图源:《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
比起实用价值,当代人更多地在宠物身上寻求情感价值,使得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攀升。人均收入提高让消费者有能力划出宠物专项消费。宠物主愿意花费更多精力与金钱以提高宠物的生活品质。宠物食品品牌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迎来了产品创新和社交媒体品牌形象的比拼。同时大量养宠新手的进入和庞杂的信息,也呼唤品牌输出专业的科普知识。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倒逼国产品牌实现全方位升级,国内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黄金时代,国内品牌实现自我升级,崛起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