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上海精神」与再全球化(叶家兴)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不管成效如何,这些昔日冲突的对手以对话取代炮火,毕竟是一个国际新秩序的良好开端。多方领袖在此对谈,也彰显上合组织所标榜的「上海精神」。(图/新华社)
欧洲的俄乌冲突战争烽火仍在,和平停火的日子似乎遥遥无期。但9月15至16日在中亚的乌兹别克旧都、第二大城撒马尔罕,印度与巴基斯坦、伊朗与沙乌地的领袖却利用「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峰会的机会,同厅议事、共谋发展,不管成效如何,这些昔日冲突的对手以对话取代炮火,毕竟是一个国际新秩序的良好开端。多方领袖在此对谈,也彰显上合组织所标榜的「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上海确实是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城市,早期租界有一条约十里长的大街,因洋人聚集、洋行洋货充斥,而被称为十里洋场。除租界留下的各国特色遗址外,外滩(The Bund)沿岸坐拥二十多幢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早在二战时期,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侨民就来自58国之多。而时至今日,全球著名的迪士尼主题乐园、特斯拉电动车生产基地也在这里扎根。
有趣的是,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从2001年最初成立时的6个成员国,发展至今成为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9个对话伙伴的21个成员国的区域组织,总面积3600万平方公里,约为亚欧大陆总面积的3/5,人口34亿,约为世界总人口的43%。但其中却不见昔日上海租界的英美法日等国。一个没有西方势力参与的跨国组织,是否能在和平稳定中,逐渐孕育出新的国际秩序与再全球化?
冷战结束后的过去30年,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创造了全球大量的经济红利,与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级崛起。然而近几年坠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的美国,却发动与中国的关税战、科技战、贸易战,即使全球因新冠病毒疫情肆虐而导致经济受挫,但美国国家战略并不因总统换党执政而产生变化,反而透过国会立法方式围堵中国,让全球供应链区域化与去全球化的态势愈加明显。
一边在扩容合作,一边却在立法打压。两相对比,不禁令人想起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上合组织似乎就像是一群被西方世界打压的国家,召唤一个以平等对待各民族及国家的国际倡议。上月中的领袖峰会,就有约15位国家元首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包括联合国、独联体、集安条约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亚信会议、经合组织和阿拉伯联盟等。
9月底,俄罗斯总统普丁在原乌克兰4州公投加入俄国后发表谈话,大肆讨伐西方阵营的殖民主义霸权。他提到:「西方早在中世纪就已开启殖民政策,随后又开启了全球奴隶贸易,对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的种族灭绝,对印度、非洲的掠夺,对中国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为其鸦片贸易开放港口。他们所作所为就是让中国整个国家沉迷于毒品,为了掠夺土地和资源而有目的地屠杀整个民族,像猎兽一样杀人。这违背了人类的本性、真理、自由和正义。」这番话说的振振有词,然而翻阅历史,俄国似乎也曾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劫掠的西方强权之一。况且二十年前,普丁执政下的俄罗斯也曾有意加入北约阵营。如今的转变可以看出,现实主义当道的国际政治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普丁讨伐西方的发言,不过是再次印证这个残酷事实。
普丁此刻「脱欧入亚」仿佛是北约不断东扩后不得不然的选择。但从美国的战略眼光来看,这却使美国外交官及政治学者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于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The Grand Chessboard)中预言的中国、俄罗斯、伊朗结盟出现,形成美国在欧亚大陆棋盘上实力相抗衡的对手。要维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可能陷入长期在欧亚双线作战的窘境。
过去20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消耗了不少宝贵资源。国内的基础建设老化,包括地铁、机场、桥梁、高速公路都有待改善。国内发展停滞,民众生活却因40年不见的高通膨而苦不堪言,政客将矛头指向中国,但似乎对改善人民的处境毫无助益。另一方面,也因为反恐战争的资源配置使然,落得在海、空军领域不进则退,有被中国后来居上的态势。如今,美国在地缘政治、经济联盟、甚至军事实力上都难以与中国较量的地步。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美国还能再陷溺于「修昔底德陷阱」多久?
几年下来观察,去全球化的战略,恐怕难以使美国再次伟大。苦民所苦,真心为百姓着想的政治人物,应该放弃损人不利己的去全球化。就算不念苍生,也得顾及自己的历史定位。毕竟,全球化的产业链中断,不但企业利润下滑,股市难以好转,劳动市场受压,通货膨胀也因供应不稳而更加无解。失业与通膨的双重夹杀,必定让人民的痛苦指数飙升。
西方人民曾经有将皇帝送上断头台、终结君主制度的历史。而革命后的民主是为了更好的民生,而不是为了维持虚幻的国家霸权。在经济大衰退的威胁迫在眼前之际,国际合作的再全球化,也就是上海精神的核心价值: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或许才是西方政治领袖可以力挽狂澜的勇者之举。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