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台美关系应长期经营,而非寅吃卯粮(林广挺)

F-16V作战队成军,蔡英文:代表台美伙伴关系的坚定承诺(取自总统府直播画面)

近一个月以来,美国政府高层、高阶将领、国会议员接连就台海局势发表看法,而相关智库和媒体则出台各式假想的战争剧本,频率和密度如此之大,可以说是相当罕见。但在各种看似「挺台」言行的背后,其实反映出美国部分人士面对台海局势的焦虑和不甘心,以及实际上是在消耗台湾的剩余价值,不便言明的则是不惜让台湾沦为反中砲灰的期望。

美国的焦虑来自于一个公认的趋势,那就是中国大陆最迟在2035年之前,名目上的GDP很有可能就会超越美国,军事实力也将大幅增强。届时中共若要武力夺下台湾,会变得更加容易,而美国若想介入,恐怕会更加困难且成本高昂。但若要因此就承认失败或放弃台湾,美国也绝对不会甘心。

自2018年中美关系恶化以来,美国为了打压大陆,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然而,在几乎用尽一切手段后,整体成效似乎相当有限,不但未能阻挡大陆快速发展的势头,反而还付出惨重代价。拜登上台将近一年,并没有根本改变这个「美消中长」的态势,尤其是在狼狈撤出阿富汗后,更显得欲振乏力。

随着中美对抗的趋势长期化,外界逐渐浮现的忧虑是,在所有的常规手段都证明无效后,美国战略决策者最终将考虑不惜以牺牲台湾为代价,迫使中共对台动武,以达到消耗大陆国力、压制中国崛起的战略目的。目前西方媒体积极建构诸如共军攻台「六套剧本」等各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有意让台海局势不断升温,这不禁让人怀疑,相关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但在两岸真正发生冲突之前,这些战争预言取得的立即效果,就是增加了美国汲取台湾财政资源的合理性。例如美国共和党议员所提的《武装台湾法案》与《台湾吓阻法案》,虽然要求美国提供每年20亿至30亿美元的「外国军事融资」给台湾,但实际上可能是补助和贷款性质,最终还是要台湾自己付钱。

此外,美国海军部长日前在「阿斯本安全论坛」上表示,「中国意图有朝一日接管台湾,不管是以和平方式或军事手段,将会对我们的经济安全带来最严重冲击,从而也会造成全球经济动荡」。表面上看,这段话可以解释成美国会为了确保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无虞而阻止中共统一台湾。但实际上,同时也替美国要求台积电赴美设厂,间接掏空台湾的高科技产业,提供了更强的正当性。

换言之,这些看似「挺台」的言论或法案,其实反映的是「台湾终将不保」的焦虑,以及「寅吃卯粮」的思维。但这些作为长期而言都会造成某种「穷台」的效果,最终让台湾只剩下担任战争砲灰的价值而已。

美国学界的三位「台湾通」卜睿哲、任雪丽、林夏如就看出这其中的矛盾,并向美国两党政客建言:不要把台湾的两千三百万人,简化为「反中的武器」,而是应该从长期观点思考台湾所面对的挑战并且给予协助,例如强化和台湾的经贸关系、深化民主交往等。以及或许他们没有说出口的是,一个较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会更有助于台美关系的长期发展。

毕竟长久以来,台湾「经济奇迹」的经验和作为「民主化成功」的典范,无论是政治宣传还是实质成就,都与美国的积极推动和密切维护相关。即便是作为「反共的武器」,也是「不沉的航空母舰」,而非「刺猬」或「毒蛙」。

但现实上,目前早已毁弃民主价值、放弃民生经济的民进党,由于对可能失去政权极度焦虑,本身就是用「寅吃卯粮」的思维在执政。他们唯一的指望是继续担任「反中急先锋」来获得美国支持,才能继续用「抗中保台」的口号裹胁民众。民进党高层害怕「美国人生气」,早已失去引导美国从长期观点思考双方关系的能力和意愿,只能任由两党政客不断消费台湾、榨取剩余价值。

至于如果哪天台湾再也挤不出更多的钱购买武器,或者是美国已经在本土建立了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那么美国下一步「挺台」的动作又将会是什么? 这已经是民进党不敢想、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了。(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研所硕士)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