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外面的风雨 成为内心的风暴
看似简单的道理,让内心拔河的自己,终于愿意抬起头来,勇于面对当下所处的人生岔路,厘清且直面问题本质,而非将一时的情绪与长远规划混为一谈。
或许是一直身为「第三文化小孩」,以及在中国求学培养出的「狼性」,因此对于「自己是否能在各地生存」特别敏感,或许天生的本能就是爱迎向挑战,在学习生涯、职涯中,我一直觉得「站在自己舒适圈外围一点」,让我最自在,如果太舒服了,反而会让我有种「天马上就要塌下来」的紧迫感。
我决定不再一味排斥去纽约的可能性,并开始和在纽约的同事、朋友们互动,以便多了解当地职场的情况;此外,我也试着聚焦在转调后的业务目标和职涯发展,避免将自己短期内「怠于改变」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两周之后,将简历重新整理,寄给了荷兰爷爷,正式在公司内部开启调职程序。
不再天真,但还是想要继续向前。Hopefully still bubbly.
【精彩书摘】
「所以,妳喜欢日本吗?」
来日本五个月,这是所有新友旧识最爱问的问题,而我也过了所谓三个月适应期,再也无法用「没有特别想过,还在适应生活」等词语马虎、蒙骗。
「我很不习惯。」──这是我在酒酣之际,和较熟的朋友才敢说的真话。说起来让自己汗颜,比起语言环境、风俗习惯,最让我不自在的是日本社会对「代人着想」的解读。诚然,这本来就是十分主观,也非常取决于本地风俗的一件事情,可无论是在硬件上的体贴,还是习惯上的礼让,总是让我觉得自相矛盾又难以理解。
我最不适应的所谓「硬件上的便利」,是日本对塑胶袋的使用。
我并非拥有浩瀚环保知识的的环保强人,第一次关注到塑胶制品对环境的危害,大约是一年半前读到一则报道,提到目前被塑胶垃圾淹没的海洋,正面临生态危机,与此同时,我在台湾的朋友们也发起了「不塑」的呼声。
当时虽然远在荷兰,但正逢荷兰开始履行其二零一四 年对欧盟的承诺──自二零一六年初,各商店包括传统市场,开始禁用所有免费塑胶袋──为了省钱也为了环保。
因此,搬来日本前,我早已养成使用环保购物袋的习惯,却在到了日本以后,惊讶地看见日本超市过度使用塑胶袋──每一个蔬果皆单独包装,绝对没有「装成一袋」的情形,有些生鲜为了避免串味,甚至会贴心的包上双层塑胶袋。
当我采买完毕,回家收拾好食材,发现一周的存粮,换来将近二、三十个塑胶袋,拿在手上真的是五味杂陈。将能再次使用的袋子折好放在冰箱旁,几个月来却越积越多。
所有包装确实都是以方便客人为导向,但通常购买生鲜蔬果的消费者,仅有少数人会长途跋涉,多数人从结帐到回家不过半个小时光景,为了片刻的方便,便用掉十几、二十个塑胶袋,总是让我这个环保门外汉很挣扎,也不知道这种代人着想到底是代「谁」想?
这种代人着想的精神,也从物质的方便延续到生活其他方面的礼节。
比起用餐,最让我直接感受到日本礼仪之繁琐的,是电梯里的互动。多数人习惯低头进电梯,尽量避开目光交汇,第一个进电梯的人,要帮忙按着开门键直到所有人进来,到达后,也要按着直到所有人离去。
时常因为电梯太小,或者人和人之间站立的位置错位不顺,这样的礼仪反而造成一群人卡在电梯里,动弹不得。偶尔不低着头与人眼神不小心交会,也可以读到对方脸上浓浓的不自在。在狭小的电梯里,我总是手足无措,眼睛不知道看哪里,位置不知道要站那里,开门,也不知道是否可以第一个走出去。
这些种种不直接,隐晦的条条框框,让原本个性十分直接透明,并且在荷兰习惯直来直往的我,总是浑身不自在。
「不要让外面的风雨,成为内心的风暴。」
每每在搬家到一个新环境时,总能轻易在网路上找到如何在新环境生存的「教学文」,从如何简单办理电话网路、租屋指南到附近商圈的购物介绍,却很少有人告诉你,如何让你的「心」适应,更没有人提到,当新环境和你的原生价值观相抵触时,究竟该如何是好。
在「文化统一度」要求很高的日本,即便自己从小自我意识就强,也对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感到相对困难,总是有种打断别人固化生活方式的不安,但要强迫自己在一些原则性上的问题退让,更难。
我开始带环保袋出门,并且学会在店员包装前提醒他们我不需要塑胶袋,有些店家会在物件上贴上胶带表示已售,有些则会不自在地将货物交给你。但不例外,所有人都会迟疑地问一句:「真的不用吗?」我也从原来的不自在,到越来越坚定地说:「不,不需要,谢谢。」
虽然每次都担心被误会是偷东西(毕竟其他人手上的完售商品都有层层包装),尤其若真的碰上,我的破烂日文一定无法解释(散漫个性也不一定记得收据放哪里),但是看着冰箱旁边的塑胶袋越来越少,心中总是比较坦然。
另一方面,我也试着适应现况,在电梯碰到人群时,我开始尽量不和人直视,只希望减少对方一丝不自在和窘迫,也学会理解他们出电梯时,习惯性点头致意,更懂得在电梯开门时,按捺住想先冲出去的欲望,按着开门键礼让同乘人,并一一点头致意。虽然有时位置不顺,还是无法为了合乎礼仪,而做出不合理的顺应。
来日本五个月之后,我从未比现在更清楚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也对「代人着想」的概念有更真实的体会,无论是表面的、深层的、没有根据的,抑或真实的──代人着想是一种态度,不是一种形式。态度不会因为形式的不同而打折扣,反之,也不会因为形式做足了,心意就比较多。空有礼数的形式,却没有心意,也只是日复一日繁琐的惯性行为罢了。
对于每个来到日本的外国人,已在日本居住的外国前辈有许多谏言,其中第一条,也是被很多人挂在嘴边的,就是在日本找到自己和日本礼数文化的「立足点」。而我正在日本庞大、层层递进的礼数世界中,寻找着自己待人处事的立足点,从减少一个塑胶袋开始、从回避对视的一个眼神开始。
(本文摘自《微光日常 认真之外,更要读懂自己的心》/台湾东贩出版)
【作者简介】
居住过的城市:台北、北京、上海、鹿特丹、莱顿、阿姆斯特丹、东京、纽约。
专业吃货,业余律师。
《微光日常 认真之外,更要读懂自己的心》/台湾东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