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辉/影响力衡量的指标为何?

媒体大阵仗采访重大新闻事件,建立媒体影响力。(图/记者赖郁泰摄)

社长的新媒体聊天室

文/蔡庆辉

影响力这件事一直是媒体人、媒体经营者、媒体老板、以至政经文化菁英视为经年努力所累积的价值,当作是珍稀高贵的权利。但从来就没有一个衡量影响力的指标,可以衡量一篇文章、一则新闻、一段影片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只知道纸媒电视正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网路媒体又真的能承继这个冠冕

报纸发行量、电视收视率网页浏览率是目前唯一可以用来衡量「价值」的指标,而且它与广告价格产生了密切的连动,但它能不能与影响力画上等号呢?

前次提到,从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来验证,传统所谓「主流媒体」已不再是主流,而这些媒体的传播价值也正在移转,被检视的也转向数位内容的数字绩效。

路透新闻学研究所早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提到:社群媒体已经超越电视,成为年轻人的主要新闻来源,有51%的民众把社群媒体当作新闻来源。

这个数字在美国是46%,这是facebook所属的国家,而看诸多开发中国家,希腊最高,达到74%,接下来是土耳其73%、巴西72%、葡萄牙66%、匈牙利64%、西班牙60%。

再看另外一张图:

年龄愈轻愈偏好由网路、社群获取新闻,而电视刚好相反,与纸媒一样已经变成老人媒体。但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55岁以上族群,从网路获取新闻的偏好是25%,竟远远高于纸媒的12%。报纸、杂志比率低到令人打冷颤。

回到台湾,曾经百万发行量、喊水会结冻的多家大报,如今都只剩下十数万份,甚至低于10万,与当年极盛时的诸多小报相当,究竟,它还有多大的影响力?

再看各家电视台赖以为招牌的政论节目收视率,10月份时三立的新台湾加油收看人数是2.2万人、关键时刻是5.4万人、新闻龙卷风是4.7万人,究竟,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根据comScore的统计调查,ETtoday东森新闻云连续7、8、9三个月到达率已跃居台湾新闻网站的第一名,全台湾1556万上网人口中,9月份有1260万人到访ETtoday,比率高达93.4%,而每天的到达人数也近500万人。而9月份同时,有1167万到访苹果日报,有1152万到访udn联合新闻网,网路新闻跟世界各国一样,几乎已是台湾民众最重要的新闻来源,甚至是唯一来源。

而那个臭屁吴宗宪用力经营粉丝团,粉丝数有191万,讨论数34.6万,他可是非常用心在他这自媒体上,甚至听转述说现在都不理记者了!以他的粉丝数及互动率,确实已高过一些「主流媒体」,他又何需媒体来替他宣传

有尊敬的媒体朋友还是无法认同社群网路兴起之后,已经几乎失去了议题主导权,只能跟着社群风向走。我必须说,这是新的传播时代,电视知名评论者一篇文章三、五千流量,影响力如何与一般立论公正客观的网路写手十数万的点阅比拟?

过去称媒体是第四权,事实上,第四权已经融蚀在一般社会大众滑着手机手指间。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蔡庆辉,ETtoday东森新闻云共同创办人现任社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