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中国内忧胜外患 人民币继续看贬

文/罗文

不出意料国际货币基金(INF)在10月1日,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比重为10.92%,超过英镑和日圆,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全球第三大储备货币。

虽然,去年11月31日IMF执行理事会后,人民币「入篮」就已是中国的「囊中物」;但一年来汇率震荡剧烈,特别是去年12月至今年一月上旬,离岸人民币遭国际空头突袭,让中国人民银行心存警惕,担心汇率波动让「入篮」节外生枝,坏了人民币国际化大计。因此,今年7月中旬,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双双贬破6.7元关口后,人行开始进场干预,6.7也成为人民币汇率在入篮前的「马其诺防线」。

投行预估:人民币短稳长空 IMF宣布人民币正式入篮,让人行松了一口气,安心去放十一假期。不过,这段时间美国联准会(Fed)升息预期影响,美元指数飙高,离岸人民币不断走弱,长假期间不仅冲破6.7,更一度触及6.72。

10月10日,中国十一收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已无入篮压力的人行,开始放手让人民币走贬,连续四天大幅下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10月10日更大贬230基点,冲破6.7「马奇诺防线」,至13日中间价已降至6.7296,创下六年多来新低点,直到10月14日中间价才止贬回升,但离岸人民币当天已贬破6.73。累计今年以来(至10月14日收盘),人民币中间价已贬3%,在岸贬幅更高达3.45%。

对于人民币后市走势市场几乎一面倒看弱,多家投行预估年底在6.8元价位有支撑;但长期来看,意见分歧部分机构看到7.2,甚至有人大胆预测人民币会贬到7.5。

投行一致看弱人民币,并非空穴来风。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8月11日宣布汇率定价机制改革,将每日中间价的定价参考前一日市场收盘价,向市场化迈进;同时也宣示人民币挥别随美元波动,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来决定汇率。 人行2015年的新汇改,正好碰上了美元退出量化宽松、联准会进入升息周期之际,非美元货币全线走弱,此时改盯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自然跟着贬值。 但排除美元走强的国际因素,中国本身的经济问题,更是迫使人民币不得不「低头」的深层原因…(本文截自财讯514期,详全文)

相关报导

中美汇率大和解后的金融新局》继亚、欧之后 人民币将直攻美国爱台金牌股赚很大 不靠中国年赚半个资本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