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人民币走贬 TRF、DKO如何解套?

文/周思含

随着人民币走贬,衍生性金融商品如TRF(目标可赎回远期契约),及新兴的DKO(欧式触及出场远期合约风险再度占据新闻版面,金融圈甚至传出国内银行潜在风险高达2000亿元。

TRF具有高杠杆倍数客户如果押对汇率方向,获利就是「本金×汇差」;若押错方向,投资人亏损就是「本金×汇差×杠杆倍数」,台湾的杠杆倍数通常定为两倍。

DKO也是属于高杠杆倍数的汇率选择权,客户和银行买一个选择权、卖一个选择权,押注一段期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此外,DKO会拟订一个出场价汇率,一旦触及此价位便可出场、终止合约,因此风险上来说比TRF略小些。

TRF本为避险需求而生

台新投顾全球策略研究部门主管李政刚指出,买进人民币TRF的客户,多为在中国设厂台商企业法人作为避险用途,他们用人民币支出在中国的人事水电营运成本出口货款则收取美元,当然就要适度避险。

也就是说,当企业承作升值方向的人民币TRF,在人民币升值时,尽管美元货款换成人民币变少,至少可从TRF操作利益获得补偿。过去在人民币只升不贬的年代,多数人从中赚到不少甜头,自然更积极投入,银行业因此获利。

在台湾经营小家电销售郭先生,终于在1月7日结束了为期2年的TRF契约,这份契约让他损失将近1300万元,他控诉,他不但没有人民币避险需求,银行甚至为了冲高TMU(金融商品行销业绩,让没有专业执照的人员销售TRF,且商品合约也不尽合理。不过他也庆幸,「我算是赔得少的,有位朋友赔了上亿元,根本无力缴款,只能和银行协商分期偿还。」

像这样的投资人不在少数。然而这波人民币汇率走贬,竟让银行的潜在风险高达2000亿元,这样的数字到底有多惊人?金管会主委曾铭宗出席新春记者会时曾提及,一五年整体金融业获利可望创新高,冲上5450亿元,如此相比之下,确实有些骇人

对于这样的传闻,金管会银行局澄清,「2000亿元指的是全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存出保证金,」银行局主任秘书庄琇媛表示,存出保证金多数是属于远期外汇外币NDF等商品,TRF、DKO这类复杂的高风险性金融商品则占不到1000亿元,「而且这类损失无上限的TRF旧约预计在这2个月内就会到期。」

高风险旧约 两个月内到期

至于银行业会不会受到这波人民币贬值而引爆的TRF地雷潮,出现巨幅亏损?庄琇媛强调,金管会自一三年起便密切注意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状况,也缩限其交易内容,新承作的TRF明显冷清许多。据统计,银行承作的TRF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其名目本金从一四年五月的高峰1600亿元,降至一五年底1100亿元。因此,就算这波TRF的亏损更甚去年8月股灾,也都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再者,客户本身的违约率没有这么高,对银行来说不会有即刻性的损失…(本文截自财讯494期,详全文)

相关报导人民币续贬 TRF风暴潜在损失估2000亿元 外汇龙头兆丰银「零追缴」货币战争再起? 宋鸿兵:人民币将与美元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