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求人不如求己

(图/蔡英文脸书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拜登政府动作鲜明地调整对中政策,一直紧跟美国政策步伐的蔡政府自然也感受到压力,开始在两岸问题上展现出软的一面,透过春节的机会向大陆传递善意。

不过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所谓善意,显然不会得到大陆方面的认可,业内人士也都看得出来,这番软性发言更可能是说给美国人听,想把两岸对立的责任推给大陆,毕竟美国人可不想介入两岸深层次的纠纷,而只是想着两岸之间不要对立升级。当然,美国人也不是那么好唬弄的,唯结果论,两岸关系依然剑拔弩张,那么拜登政府还是会向蔡政府施加压力,因此,蔡政府势必还是得做出一些实质举动。

摆在蔡政府面前的选择其实相当有限,基于反中意识形态和党内政治压力,在一中原则问题上松口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大陆说些软话,也作用有限,因为党内政客基于自身政治利益,还会不断说出更多攻击大陆的言论,这些看在大陆眼中,当然不会区分哪个代表蔡英文,哪个只是政客个人发言,而只会统一算到民进党或者蔡政府头上

如此一来,蔡政府也就只剩下人事调整这一条路。事实上,蔡政府或许真心认为,透过个体交往层面,会让两岸关系或者至少是两岸沟通能有缓和余地。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当初蔡英文在第一届任期时就委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出任APEC领袖代表,希望在国际场合直接跟大陆领导人偶遇。与此同时,对海基会这一两岸直接交往平台的人事,蔡政府也迫切期待前立法院长王金平这种有资历的大咖出任,希望借重他的人脉以及蓝营身分,打开与大陆往来的大门。直到现在,蔡政府也没有放弃这一期待,还在试图争取王金平点头。

年后的国安团队人事调整其实一样可以看到端倪,蔡英文将现任陆委会主委陈明通调离现职,而选择邱太三出任。这一调整也颇值得玩味,陈明通素以「两岸通」著称,但在任内对大陆采取强硬立场,几乎丧失了与大陆沟通的功能。而邱太三则是民进党人里面,难得还能被大陆视为好沟通的民进党官员,当年其在扁政府时期出任陆委会副主委,也与大陆台商往来频密。这些利好因素在蔡英文看来,显然有助于改变如今两岸官方无法沟通的困境

可惜的是,不管是王金平也好,还是邱太三也罢,这些人与大陆的个人关系,与大陆关心的大是大非问题比起来,根本都不值一提,再多台面下的居中协调,最终都要面对台面上的立场确认,只要不改变立场原则问题,其他都是白费工夫

这其实是蔡政府的团队一直以来都存在的认知偏差,他们习惯于从李登辉时代以来的两岸密使对话逻辑出发,认为两岸协商成事关键在于私底下的直接对话。殊不知现在两岸早已经进入深水区,政治上的摊牌已经不言而喻,更何况两岸之间的了解已经足够多,对彼此的战略判断都不会有什么误会,关键就看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决断,亦即台湾要不要统,以及大陆要不要打。

蔡政府与其花时间在人事布局上,不如回到问题的本源,想清楚自己能给出什么答案,以及如何面对大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