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晶片产能 恐缺到2023
外电引用金融集团Susquehanna的研究资料指出,2月份,全球晶片从下单到送交的前置时间,又增加3天达到26.2周,代表晶片交期已达半年以上,突显全球半导体持续短缺问题,又以汽车产业的晶片短缺问题最严重。其中,2月份MCU的等待交期长达35.7周,电源管理IC等待交期再延长1.5周,汽车产业已因晶片短缺被迫持续减产。
由于车用晶片大缺货,全球车厂近期再度宣布下修生产量。日本汽车龙头丰田(Toyota)宣布下修第二季全球产量计划,减幅逾一成,其中4月份全球产量预估约75万台,将较原先生产计划减少15万台,而丰田汽车第二季合计全球产出约240万台,与先前计划的280万台相比,明显减少了40万台。
丰田汽车指出,因为晶片缺货及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在日本国内的14座工厂共28条生产线中,有5座工厂7条生产线会停工数日,而其中部份产能可能停工9日,由于难以对数个月后情况进行预估,不排除可能继续下修生产量。
为了扩大车用晶片供货量,包括台积电、联电等晶圆代工厂已增加车用晶片产能,至于包括瑞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国际IDM大厂,自有产能几乎都已调拨生产车用晶片,而这也造成IDM厂对于个人电脑、智慧型手机、消费性电子等相关晶片的供货量大幅减少。
业者分析,国际IDM厂将产能用于生产缺货最严重的车用MCU及车用电源管理IC,直接造成用于3C产品的消费性32位元MCU及电源管理IC供给量明显下降,也造成包括个人电脑或网通装置出现长短料问题,至今出货量仍低于预期且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
在产能排挤效应下,达尔(Diodes)资深副总裁虞凯行指出,车用晶片至少会缺到2024年,而包括金氧半场效电晶体(MOSFET)等功率元件至少会缺到2023年。由于8吋晶圆产能供不应求,要扩增新产能又需要时间,晶片缺货情况可能还要延续1~2年才能真正获得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