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青天》红到《赵氏孤儿案》 陈文贵戏说历史有秘技

图文/镜周刊

「我的故事,比我的剧本精彩多了!」菲律宾出生、回到家乡厦门,再从香港跨海到台湾,获中国白玉兰奖最佳编剧」肯定的70岁著名编剧陈文贵,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下乡种田,也参与过80年代港片的兴盛与中衰。

包青天》《小李飞刀》《铁齿铜牙纪晓岚》《赵氏孤儿案》等古装名剧皆出自陈文贵笔下,受封「两岸古装编剧第一人」。对于台湾影视环境及新进编剧素质,陈文贵深感忧心:「影视该反映社会,台湾影视却远离了生活。」直指台湾缺乏如黄春明小说、陈坤厚《小毕的故事》等在社会扎根、呈现社会现状的好作品

今年2月,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爆发「闺密门」名声大败,遭国会弹劾时,她的支持者集合在首尔宪法裁判所前,高举印着金超群演的清廉「包青天」头像,借此抗议司法,盼能还朴槿惠公道。

虽然韩国没有包青天,朴槿惠隔月也迅速下台,但这部1993年由华视制播的经典电视剧《包青天》,不仅红遍中港台,更深受韩国人民喜爱。KBS电视台从1994年10月14日起播出《包青天》,至今仍一再于深夜时段重播,长达23年。

这出戏对90年代的韩国人来说,可说是家喻户晓,当年首播时曾创下逾43%的高收视率,饰演「包大人」的金超群甚至受邀赴韩拍广告。《包青天》长年稳坐韩国人哈台剧的排行榜冠军,其中让人最津津乐道的「貍猫太子单元,就是出自著名编剧陈文贵之手。

陈文贵虽然称不上传奇,独特的人生经历,却成就了他剧本中每位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以及充满转折且丰富的章节桥段

陈文贵是在菲律宾出生的华侨,之后举家迁居福建厦门,高二时遇上文化大革命,成为上山下乡的「老三届」。1978年辗转到了香港,因缘际会开启编剧之路,虽然称不上传奇,但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却成就了他剧本中每位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以及充满转折且丰富的章节桥段。

30岁从中国到香港发展,陈文贵凭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话,成为香港旅行社自营药行专门坑杀台湾客的「骗子」,卖假人参、塑胶珍珠粉,还谎称自己来自台湾景美,有趣的是,这竟成为他来台落脚木栅的主因:「木栅、景美,都很像闽南的地名。」

思索着不能一辈子骗人,再加上喜爱看电影,陈文贵在不要求文凭、正蓬勃起飞的7、 80年代香港影视界,搭上了编剧需才孔亟的绝佳时机。

香港「邵氏电影」导演牟敦芾,是陈文贵的入行贵人。他将牟导口述的故事《菲杀》写成剧本,刊登在邵氏杂志《南国电影》里,因而如愿进入邵氏。

「80年代初,不少二、 三流香港电影剧本都是我写的,尤其僵尸片系列。动荡的年代,训练了我的编剧技巧:如何讲究商业效果,写喜剧更要挖空心思想笑料。」

当了编剧后,陈文贵写了不少游移在市场与艺术间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初,不少二、 三流的香港电影剧本都是我写的。」陈文贵自嘲说:「尤其是一些僵尸系列片。虽然这是个动荡的年代,却训练了我的编剧技巧:如何讲究商业效果,写喜剧更要挖空心思想笑料,总之,就是不停地尝试。」

电影编剧之路走得崎岖,陈文贵在完全不熟电视编剧规格的情况下,于1984年受台湾电影导演郭南宏之邀,为台视写了石修朱宝意主演的电视剧《少林寺》,35%的高收视率,印证香港编剧及武侠片当道。1989年又受中影邀请来台,将他以文革为背景,描写贩卖人口问题的小说《贩母案考》,亲自改编成剧本、拍成电影。

在台落脚期间,陈文贵经常以在香港学到的编剧技巧,帮草草收场的电视剧收尾救火。1992年,华视筹备春节垫档剧《包青天》时,陈文贵被找去写了第三单元「貍猫换太子」,不但成为该剧最受欢迎的单元,还让初次演戏的邰智源拿下金钟奖最佳男配角,他笑说:「有记者写我惩奸除恶、嫉恶如仇才写得出这部戏,但我只是要剧本费罢了!」

《包青天》大红,陈文贵收入改善不少,陆续写出《七侠五义》 《施公奇案》《小李飞刀》《神机妙算刘伯温》《保生大帝》等古装武侠剧,奠定华语古装戏大家地位。之后更写了叫好叫座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秦王李世民》等,其中《赵氏孤儿案》更让他获第1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被封为「两岸古装编剧第一人」。

写了40年剧本,陈文贵认为戏剧最核心的价值来自于编剧:「作品,展现了你的文学根底、影视素养、人生观,是你整个人的总和。想成为编剧没有捷径,我主张要大量地书写才能领悟,得靠长年的付出与磨练。」

从小说、诗歌、历史、哲学、数学、物理无一不涉猎,这些养分让陈文贵写起古装剧驾轻就熟,「艺术是不可被分析的,所以熟读编剧理论也没用。现在年轻编剧最大的问题是写太少,我以前每天写,没剧本就写小说、报刊连载、编漫画,题材从算命、测字、历史都有,为了找资料看大量历史书籍,有这种动力,知识很容易过目不忘。」

「影视本该反映社会,但台湾影视却远离了生活,写不出大格局的东西。」

谈到台湾影视现况,陈文贵分析最大问题在于作品离社会太远:「影视本该反映社会,但台湾影视却远离了生活,写不出大格局的东西。像黄春明的小说、陈坤厚导演的《小毕的故事》,都是扎根社会、呈现当时现状的好作品。」他强调,不深入了解背景,就写不好故事:「当编剧没有准则,一定得守住最熟悉的。要有生活、有经历,写得多才会好, 自我充实很重要。」

为培育新一代中国编剧人才,陈文贵受中国「派乐传媒」之邀担任总编剧,带领新入行的编剧生产剧本。他透露,派乐与好莱坞已有合作计划,「用《冰与火之歌:权力游戏》(Game of Thrones)的团队,拍有关中国故事的美剧。初步已和《越狱风云》编剧谈过,可能会是与香港洋行有关的英语剧。」

中国经济起飞,大量资本进入影视圈,不少集团已陆续与好莱坞合作;而中国电视剧年产约15,000小时,对编剧更是需才若渴,许多大时代人物变迁、古装历史大戏因应而生,陈文贵建议:「影视产业是否有政府支持很重要,中国已将戏剧视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值得台湾借镜。」

陈文贵强调,中国很在乎台湾市场,「台湾影视想成功,编剧得要立足台湾。例如青春偶像剧,哪个城市都有,但真正属于台湾的故事,只有台湾人才写得了,虽然艰难却一定得坚持去做,要深耕、要原创、要有生活感,才能与他人不同,才有实质竞争力。」

更多镜周刊报导【70岁金牌编剧】中国在乎台湾市场 台编剧想成功得立足在地【70岁金牌编剧】影视该反映社会 台湾影视却远离了生活【70岁金牌编剧】韩国人也哈台 第一名竟然红了23年【70岁金牌编剧】从三流剧本写起 他获封两岸古装编剧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