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海底的时空宝藏 水下考古在台湾
1995年,澎湖人口中的「潜水第一将军」渔民黄加进,在澎湖将军屿海域潜水时,意外发现海底的沉船与古文物,经通报后,政府相关单位启动调查,就此开启台湾水下考古发展。走过人力、设备,甚至法律制度尚不完备的年代,今日的台湾拥有一支迷你精悍的水下考古队,仿佛遥然呼应着历史,其工作基地就设立在澎湖马公港旁。
酷寒的冬季刚过,我们来到澎湖拜访水下考古工作站。踏入这个低调的空间,空气里飘散着微微的海水咸味,放眼望去,地上大量的塑胶箱里浸泡着各式古物,置物架上除了基本的潜水装备,另有电子表、潜水剪刀、防水的写字板,甚至布方、浮球,以及高规格的声纳等工具。在办公室的白板上,则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今年度的工作排程。
「『JG1』是『将军一号』,『SBL』是『苏布伦号』,『GB』是『广丙舰』……」水下考古队队长黄汉彰教我看懂这些代码,「这些都是我们的成果。」他自豪地说。
台湾水下考古急先锋:臧振华
台湾正式以国家名义开始推动水下考古,不过十余年。事在人为,促成台湾开始发展水下考古的关键人物,不可不提考古学家臧振华。
「海底就像一个巨大博物馆。」「比起陆地,这些人类文化的遗存与文化景观的重要性毫不逊色,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有过之。」臧振华表示。包括了沉没水中的船只、飞机、文明遗址、化石遗迹等,因着长年封存在水中,有如时空胶囊,往往蕴藏造船、贸易、工艺、重大事件等丰富的历史讯息,是属于所有人的珍贵文化资产。
在过去,许多沿海、离岛的渔家,多少都有在捕鱼时,同时捞捕到陶瓷钱币等古物的经验,加上在2016年以前,因未明文保护,故许多懂门路的古董商会定期到渔家收购打捞到的文物;甚至有渔民不以捕鱼为业,改捞海底的沉船废铁,虽然经济价值更高,却也因此造成文资的流失与破坏。
臧振华是在美国哈佛攻读考古学时接触到水下考古学,「当时就觉得很有趣,台湾也应该要发展这个领域。」他进一步指出,台湾周边广阔的海域,包括在1万2,000年前曾是连结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陆地,冰河时代结束以后,海面上升被淹没,后来则成为古代海上丝路与大航海时代的重要的航道,但另一方面,有「黑水沟」之称的台湾海峡洋流湍急,暗礁密布,行船不易,可想而知,海面下必然有许多值得探究的文物。从美返台以后,臧振华便开始积极地呼吁国内发展水下考古的重要性。
直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制定《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UCH公约),明确定义水下文化资产的范畴、价值,并予以保护;2004年,台湾政府也与之呼应,行政院正式颁定「国家海洋政策纲领」,2006年8月拟定「水下文化资产保存维护计划」,水下文资终于受到国家重视,臧振华也受文建会(今文化部)委托,着手组织专业的考古团队。
把考古工作从陆地搬到海底
20世纪中叶以来,因着水肺发明,人们终于有能力长时间在水下活动,许多因地壳变动、海面提升的古代建筑或聚落,以及因船难及海战所沉没的船只,甚至因人为丢弃而在海底,不见天日的文物,逐一被发现或打捞上岸。
被电影《铁达尼号》影响的人们,对于海底古物往往赋予了无限的遐想,但是「海底捞宝」与「水下考古」,可是有着天壤之别。「水下考古,是专业的技术,也是一门学问,同时格外需要毅力与耐心。」臧振华正色地说。
水下考古结合考古学、潜水技术与海洋探测技术,另外也要有航海、历史、文物维护与修复等多种专业人员参与,是一门跨领域的学问,人才也涵盖了水下考古、海洋科技、潜水以及出水文物维护等不同领域的专家。
至于面对茫茫大海,该从何下手?经过训练的专业团队,有着明确的作业步骤。他们先从史料文献中搜集线索,包括港口、贸易航线、海战,再加上水域的地形与环境资料;由于民间也有不少船长、潜水人,就像黄加进一样是隐藏的水下考古专家,他们也有可能从捕鱼的经验中知悉沉船的地点,团队借由锲而不舍地搏情感,取得可靠的消息来源。
最后,将所有资料交叉比对,规划出最有可能发现目标物的「调查敏感区」,接着以人力目视,或者运用侧扫声纳、多音束测深仪、底层剖面仪、磁力仪,甚至无人潜航机等仪器设备进行系统性搜索。
海底名侦探:水下考古队
与陆地考古不同,水下考古格外受天候、海象的限制,以澎湖为例,受强烈的东北季风限制,真正能出海的时间通常只有四到十月之间,动辄一天半日的航程,但受限于水压,每名潜水人员在水中作业的时间,仅有宝贵的30分钟。
即便前置作业如此旷日废时,当我们访谈团队八个大男生考古工作的甘苦,他们却一致地露出对外人难以言传的笑。「考古工作一点都不无聊。永远都在探索未知,找寻新的发现。还没发现以前,需要集中精力去规划与准备,有了发现以后,当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作为领导者的臧振华传神地形容。
出人意料的是,虽然科技已进步不少,「水下考古仍旧很危险。」臧振华相当严肃地表示。即便海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海底下却是变幻莫测,尤其沉船的地点,常不外乎是暗流汹涌或者礁岩遍布的地方,加上海底能见度不佳,还有废弃渔网随处漂流,都提高水下考古的危险性。为此臧振华随时叮嘱团队务必谨守纪律,除了出发前确实检查,下海后也须小心谨慎、遵守规范,同时还得两两一组,相互支援,彼此关照。
文物适度出水,民众寓教于乐
「通通不准动!」刑侦剧里,机敏的警探站在凌乱的案发现场,他们屏气凝神,从散落四处的蛛丝马迹里,尝试拼凑出合乎逻辑的来龙去脉──考古工作,与办案破案若有神似。
在费尽一番千辛万苦,终于有所发现,「考古」的重头戏才真正开始。专家必须从现场的线索中去判定、推断目标物的内容与意涵,并且建立出脉络。到2020年12月为止,团队已在台南安平、澎湖、绿岛等地区,发现97处具体目标物,经过确认后,其中的20处正是历史沉船,更有六处因高度文资价值,被主管机关依法列册保护。
台湾正式启动水下考古,至今是第13年,臧振华除了受委托组建及领导团队,现在进一步关切水下文资在教育推广和产业推广上的发展。正如世界知名的瑞典「瓦萨沉船博物馆」、英国「玛丽罗斯号博物馆」,除了文资保存,还能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在地观光产业的发展。
虽说水下文物从出水到后续处理相当不易,包括清洁、脱盐等,时间动辄数年,甚至数十年,耗资甚钜,UCH公约也建议水下文资以「现地保存」为原则,但团队正按计划将指标性的文物适度出水,为的是筹备一处属于台湾人的水下文物博物馆,希望这份深藏在海底的宝藏,能有机会与全民共飨。
英国商轮博卡喇 英籍船博卡喇1892年10月由上海出发,预计返回香港,因遇台风在澎湖姑婆屿触礁沉没。船上除了邮件,还载着一批到香港参加比赛的英国板球选手,沉船事件轰动,包括当时的美国《纽约时报》及多家英媒均有报导,事后英国等国捐款在姑婆屿上兴建「英轮遇难纪念碑」。
甲午战船广丙舰 建于清代的广丙舰,有别于中国传统倚赖风力的帆船,是一艘配有新式武器与动力系统的铁甲船。曾参与甲午战争的广丙舰,在清战败后,来到山东威海地区避险,却被日军俘获,后日人将其改成日本军舰,1895年作为训练舰来台时,在澎湖海域触礁沉没。
受影视娱乐的影响,水下考古往往唤起人们的好奇心,近年国内多场水下考古展览,也大受民众欢迎。(林旻萱摄)
中研院院士臧振华在美国接触到水下考古,回台后积极呼吁国内发展水下考古的重要性,是台湾水下考古的先驱。(林旻萱摄)
出水文物。(图/文化部文化资产局提供)
乍看单纯的器物,背后却载记着贸易、航海技术、工艺、常民生活习惯等丰富的历史讯息。(林旻萱摄)
本文作者:苏俐颖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1.06》)
《台湾光华2021.06》